思念妻子的诗句如下:
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3、相思一夜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7、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诗句
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
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3rr7kLGVFupUEBTkTF7Uw
pwd=tg3f 提取码: tg3f1、《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2、《沈园二首》——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悼,泪落潸然。
3、《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清代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译文:最辛苦和最让人怜爱的是天上的明月,它在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环一样的满月,其它时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如果能像月轮那样终身皎洁,我会放弃自身像冰雪般的清凉为你发热。
无奈的是人的尘缘容易结束,燕子还是那样,轻盈的踏上帘钩。我在秋日,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5、《南乡子·为亡妇题照》_清代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译文:热泪双流却饮泣无声,只是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的一往深情。想凭藉丹青来重新和你聚会,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离别时的话语还分明在耳,比翼齐飞的好梦半夜里被无端惊醒。你已自早早醒来我却还在梦中,哭尽深更苦雨风铃声声到天明。
6、《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宋代戴复古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译文:让黄莺呜叫也叫不完,让呢喃的燕子任意地诉说,也说不清。这一点孤独愁苦,十年萦绕心头从未间断,这愁苦搅乱春风。旧地重来妻子却再也看不见。但小楼东边的杨柳,却依然如旧。曾记得你我共同在粉壁题诗,而今墙壁残破诗句无影无踪。
长满兰草的沼泽地,新涨起一片碧绿溶溶,凋落的红花含着遗恨翻腾。看身上已经穿得破旧的春衫,清楚地记得这是当年送别时,你在灯下连夜剪裁制成。折磨我的是无边无际的思念之苦,算起来,往事像云烟一样,从眼前经过一切总是成空。在暮色中仰望楚天漫无边际,只能靠着阑干目送远去的飞鸿。
1 写一首送给老婆的诗
我觉得你俩应该是比较有文化底蕴的那种知识分子,所以赠送你们的诗,不一定有深度,但是真的不错。
在爱情里你最向往的是什么?
是相濡以沫,还是惊心动魄。
很多时候我们无从找到答案,
只能在人海里奔走,得过且过。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流传千年的爱情典故。
《凤求凰•其一》
西汉
司马相如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当垆卖酒,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才子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大堂上以一曲《凤求凰》征服卓文君的心,两人互生爱恋。
奈何门不当户不对,司马相如家贫如洗,两人的爱情受到卓家的极力反对。卓文君毅然决然的与司马相如私奔,当垆卖酒。卓文君的苦肉计使得卓父低头,登门求和。两人自此成就了一段佳话。
《离思•其五》
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巫山神女,传说巫山上有一神女,名唤瑶姬。她曾助禹治水,当时大禹疏导长江三峡遇到飓风一筹莫展。
瑶姬授九卷天书给大禹,派神丁相助使大禹成功治水,并化作望霞峰保行船平安,风调雨顺。望霞峰又称神女峰,是著名的巫山十二峰之一。
《咏怀古迹•其三 》
唐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西汉时,民女王昭君进宫而不曾见到汉元帝,在得知匈奴请求和亲时,主动请缨出塞和亲。汉元帝在昭君动身出发的那一刻才见到她的容貌,并惊为天人,但为时已晚。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也久经不衰。主要讲述了牛郎在嫂子的逼迫下与哥哥分家,与一条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指引下与织女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对子女。不料,王母查知此事,强行将二人分离。
老牛牺牲自己化成船前去追赶,王母大怒,拔下金钗划出一条银河,两人只能遥遥相望。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七两人过鹊桥相会。
《萧史携弄玉上升》
唐
曹唐
岂是丹台归路遥,紫鸾烟驾不同飘。
一声洛水传幽咽,万片宫花共寂寥。
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
缑山碧树青楼
2 祝福“老婆29岁生日”的诗句有哪些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 《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 《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 《千秋岁》
1 关于老婆生日的诗句七绝
关于老婆生日的诗句七绝 1关于“老婆生日”的诗词有哪些
1、《鹧鸪天(老妻生日)》宋代:向子諲
玉篆题名在九天。而今且作地行仙。挂冠神武归休后,同醉芗林是几年。 龟游泳,鹤蹁跹。疏梅修竹两清妍。欲知福寿都多少,阁皂清江可比肩。
释义玉篆题名在九天。而现在我们作地行仙。挂冠神武回家休息后,同醉祭品林这几年。龟游泳,鹤起舞蹁跶。疏梅修竹两清妍。想知道福寿都多少,阁皂清江可以并肩。
2、《西江月(老妻生日,因取芗林中所产异物,作是词以侑觞)》宋代:向子諲
几见芙蓉并蒂,忽生三秀灵芝。千年老树出孙枝。岩桂秋来满地。 白鹤云间翔舞,绿龟叶上游戏。齐眉偕老更何疑。个里自非尘世。
释义几乎被芙蓉并蒂,忽然生灵芝灵芝。千年老树出孙枝。岩桂树秋来遍地。白鹤云间飞舞,绿龟叶上游戏。还有什么疑问相敬相爱到老。房间里除了尘世。
3、《浣溪沙(老妻生日)》宋代:向子諲
星斗昭回自一天。疏梅池畔斗清妍。蟠桃正熟藕如船。 叶上灵龟来瑞世,林间白鹤舞胎仙。春秋不记几千年。
释义北斗星昭回自己一天。疏梅池畔斗清妍。蟠桃正熟藕如船。叶子上神龟到瑞世,林间白鹤舞胎仙。《春秋》不记得多少千年。
4、《临江仙(绍兴庚申,老妻生日。女子亦有弄璋之喜)》宋代: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小梅半出檐牙。高堂开燕静无哗。麟孙凤女,学语正咿哑。
宝鼎剩熏沈水,琼彝烂醉流霞。芗林同老此生涯。一川风露,总道是仙家。
释义新月亮低垂门帘额,小梅半出屋檐。高堂开燕静无声。麟孙凤女,学语言正咿呀。宝鼎剩熏沈水,琼彝烂醉流霞。祭品林同老这样度过一生。一条风露,总道是仙家。
5、《蓦山溪(老妻生日作,十一月初七日)》宋代:向子諲
一阳才动,万物生春意。试与问宫梅,到东合花枝第几。疏疏淡淡,冷艳雪中明,无俗调,有真香,正与人相倚。
非烟非雾,瑞色门阑喜。再拜引杯长,看两颊、红潮欲起。天教难老,风鬓绿如云,对玉笥,与芗林,岁岁花前醉。
释义一阳才行动,万物生春意。试着和询问宫梅,到东合花枝第几。疏疏淡淡的,冷艳雪中第二,没有社会和谐,有真香,正与人相倚。非烟不是雾,瑞色门很高兴。再次引用杯长,看两个面颊、红色潮想起来。天教难老,绿色风鬓如云,对玉筒,与祭品林,每年花前醉。
2祝贺妻子生日的古诗词有哪些
1、《内人生日》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吴嘉纪
潦倒邱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
绝无暇日临青镜,频过凶年到白头。
海气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舟。
不能沽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
白话译文:
穷困潦倒同你在乡下度过了二十个春秋,辛苦你总是亲手煮好粗茶淡饭慰我烦愁。
从来没有空闲你能对镜梳妆打扮,你我连连经受荒年凶岁直到白头。
水气蒸腾燕子斜掠门庭荒凉冷落,溪流泛光小屋晃荡如同一叶扁舟。
如今我不能备酒为你庆贺生辰,依旧只能回家同你筹谋请你分忧。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朝代:唐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白话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3、春夜喜雨
朝代:唐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白话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扩展资料:
古人不同年龄生日的习俗:
1、生日古代俗称“做寿”、“做生日”,一般指十年一次的大生日。
2、新生婴儿满周岁时,会举行“抓周”。孩子10岁生日叫做“长尾巴”,由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送米和衣物鞋帽示庆贺。
3、中、青年生日,没有请客庆贺之例,俗谚“不三不四”,是说20、30、40岁不庆寿,逢这样年庚,只增加一些荤菜而已。更多的时候往往是父母煮几个鸡蛋就糊弄过去了,这叫“小生日”。
4、40岁不做寿,还因“四”与“死”谐音,做寿不吉利。寿庆通常从50岁开始,50岁为“大庆”,60岁以上为“上寿”,两老同寿为“双寿”。儿女们在寿辰日要给父母做寿。谚云“三十、四十无人得知,五十、六十打锣通知”。又有“做七不做八”之说。80岁寿辰多沿至下年补行。俗称“补寿”、“添寿”,也有提前一年庆寿的。
5、此外,只要是成年人寿庆,男子“做九不做十”,不计足龄;女子则“做足不做零”;有的地方是男女都是“贺九不贺十”。旧俗还因百岁嫌满,满易招损,所以不贺百岁寿。古代大办寿庆的,多是些大户人家或者地位尊贵的,贫穷人家则不做寿。
——《内人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