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头条

男方父母说,要等我和男友领完结婚证再给彩礼,这样合适吗?一般不都是办结婚手续之前吗

礼物大全

2024-09-11

男方父母说,要等我和男友领完结婚证再给彩礼,这样合适吗?一般不都是办结婚手续之前吗导读:1、男方父母说,要等我和男友领完结婚证再给彩礼,这样合适吗?一般不都是办结婚手续之前吗2、婚礼上新娘要九万改口费,婆婆当场刷卡支付,婆婆的做法你怎么看?3、定亲给聘礼女方说什么4、在宋代养一只小猫需要干嘛5、结婚女方需要陪嫁什么结婚女方陪1、男方父母说,要等我和男友领完结婚证再给彩礼,这样合适吗?一般不都是办结婚手续之前吗2、婚礼上新娘要九万改口费,婆婆当场刷卡支付,婆婆的做法你怎么看?3、定亲给聘礼女方说什么4、在宋代养一只小猫需要干嘛5、结婚女方需要陪嫁什么结婚女方陪嫁清单6、结婚各地方的习俗

一般情况都是先在订婚的时候给彩礼然后再领结婚证的,你可以先了解下他们为什么提这样的要求,或许是因为担心给了彩礼你俩没领证再有什么变数吧。不过如果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的话他们有这样的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你俩是奔着结婚去的,也就是真心相爱的,所以,至于是先给彩礼还是先领证都是没关系的。

婚礼上新娘要九万改口费,婆婆当场刷卡支付,婆婆的做法你怎么看?

我和我老公是在一家公司认识的。他是我们部门的副总经理,人很好,平易近人,大家都很喜欢他,那时候我刚进公司,他对我特别的照顾,不是我自恋,我觉得应该是他看我长得还不错,所以才愿意帮我。

果然我没有猜错,渐渐的,他露出了他的马脚,开始各种约我,各种请我吃饭。我倒是对他没什么感觉,应该我觉得他可能只是一时喜欢罢了。直到有一次,我正处在经期,突然痛到晕倒了,他把我送到医院,一直用温水帮我擦脸,守在我身旁不肯离开,还亲自给我煮红糖水,等我醒来的时候更是快要喜极而泣。跟我说以后经期太难受一定要请假,他一定会批准的,让我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行的话,就把自己交给他。他这话让我的心突然砰的一下,我想我爱上了他。

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了,一年后,我们开始商量婚事,婆婆并不喜欢我,因为她觉得我配不上她儿子,觉得我是为了钱才跟他儿子在一起的。但是我老公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婆婆也只好妥协了,只是不肯给我们家彩礼。也罢,我们真的不是为了钱。婚礼现场,婆婆给改口费的时候,提高了声调,故意想要让全场的人知道她给了我一个大红包,炫耀一下她的慷慨,温柔地说:“媳妇啊,这是两万块钱,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吓死我了,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婆婆。但是我看这薄薄的红包怎么可能有两万块呢?于是我当着全部人的面拆开红包,婆婆极力阻止,说等回去再开吧,我不同意,拆开后发现里面只有两百块。我回头说:“婆婆这玩笑开大了吧。”

从那以后,人们提起婆婆的时候都会说起改口费这事,大家都嘲笑她,唉就是自作自受吧?

问题一:想问订婚给女方的彩礼,是干什么用的? 订婚的时候一般是男人送女人三金 女方给男方买一枚戒指的,这些都是习俗问题

问题二:订婚时男方给女方彩礼钱时是说什么?好像有一句:( )( )定情,略表心意! 括号机填什么?有没 一吻定情

问题三:给了聘礼就是订婚吗 其实订婚呢就是两家家人和最亲的人约定好时间,在女方家约定的地点坐坐吃顿饭,订婚仪式就是宣布你们订婚了,其他人发个短信告知就行说明一下大家都忙,婚礼的时候再请大家,订婚信物根据当地的习俗相互赠送,如果有需要,可订立订婚证书一式两份。说明一下,订婚仪式在法律上并无任何效力,订婚是自古沿袭至今的传统,也以此表示对婚姻的尊重和谨慎,所以结婚之前都要有订婚这个礼节,但是现在订婚仪式更现代些恭更前卫,可以由你们两家商量着来,具体要怎么办。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你们幸福哦!

问题四:想问订婚给女方的彩礼,是干什么用的 彩礼,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一般为结婚的时候男方给女方的钱或物。 我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

有些地方习俗称为纳征,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礼之后,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若有反悔时,若女方反悔,彩礼要退还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则彩礼一般不退。在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

问题五:定亲女方退礼金是什么意思 如果不是女方太过财大气粗,帮你省钱的话,就是嫌钱少,要退婚了。。赶紧找媒人去问总下情况,看怎么补救吧

问题六:订婚时男方给的礼金是给女方妈妈还是给女方的? 礼金属于聘礼,应该由女方父母支配

主要看双方怎么去沟通~~~

问题七:定亲时,男方应该做些什么?要注意什么? 20分 过门 即为定亲。在女方的父亲(或者母亲)到男方家“看家”并应允婚事之后,很快就会按照定亲的程序,由媒婆领看未来的女婿,带着肉、酒、糖果、衣料、聘金等彩礼到女方家去。女方家招待过后,还得打发两只碗、两双筷子、一对带根的小白菜和大葱。条件好的还可以给点“喜钱”。碗筷青菜寓意男女成双成对,有吃有喝,爱情有根有叶,常青不衰。

各地的风俗不一样,最起码要有礼貌吧,准备个四折礼,就是四样东西,比如女方的家人特别是女方的父亲如果抽烟喝酒的话,烟酒是少不了的。再加一块肉,有的地方说:儿女是爹娘的心头肉,别人的闺女娶走了,给爹娘割一块“离娘肉”,另外,夏天到了,再加一箱果汁饮料什么的就可以了。

不过有的地方为了显示不让别人的女儿娶过来受委屈(指的是物资方面的),就准备有六折礼、九折礼和十折礼。没有八折礼的,因为婚姻大事要讲顺,四,指的是谐音事事如意;六就不说了,九也是天长地久,十就是十全十美了。而八和扒谐音,扒媒扒媒的,媒妁都扒了,还定什么亲呀?所以婚姻和盖房都忌讳有扒的谐音。图个吉利嘛!

至于定金,就依两家在定亲前的约定了。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姊妹也少了,不比以前,养个闺女就像养了个银行。多少就是个意思,如果是独生子,拿的多少,到爹娘老了,还是你们的,如果经济条件好,女方家相信也不会拿这个做什么文章的。如果条件不好,你要和女朋友讲明白,就是借了钱送定金,婚场,这个钱是要夫妻共同还的,不是给婚后增添负担吗?

我03年结的婚,因为我们离得不远,从小都一起长大的,就拿了1001块钱,图个千里挑一的彩头。然后用我当时自己微薄的工资买了个金戒指,让女朋友感动的不行,就定亲了。

以上提供的仅供参考,祝你能马到成功!

问题八:到女方家提亲怎么说话呀教教我,就是到女方家 送完彩礼向女方父母说啥呀 如果之前很熟悉的话,这时候一定要严肃。郑重其事,男人一定要厚脸皮。

如果之前不是很熟悉,这时候一定要活络。让人不觉得太尴尬。也显得小伙子有活力

问题九:请问订婚彩礼是应该给女方存着还是女方父母存着? 属于彩礼钱,应该女方父母存着,等你们结婚了,女方父母会用这钱给你买家具等。

问题十:订婚的时候男方给女方财礼钱,女方还需要回礼么? 后天就要订婚了,公公婆婆是临沂的,他们的规矩是女方到男方家订婚,订婚的时候财礼钱是10001,再买两套衣服,一套首饰,女方给男方从头到脚买一身行头,留着结婚当天穿,男方给财礼的时候女方还要回礼6600或8800或9900,如果按照烟台没有婚礼回礼的规矩,这个钱回不回都行,婆婆说就看女方家大不大方了,我爸爸单位的同事是临沂的,说女方回不回礼都可以,回的话600800的意思一下就行,本来就给了一万,还要回60008000的,那不是跟没给一样么?现在好纠结,到底是回还是不回,回多少呢?如果不回人家都说人家那边有规矩的,如果回亲戚朋友都不愿意,一共给那么点钱,回了一半多,光给我对象买衣服都花了6000多,这样还成了倒贴的了,之前说好了他们家买房子装修,我们家买车和家电,由于房价太贵,一直没买房子,我们家有两套房子,我妈说早晚都是我的,说给我们一套房子,就不用他家买了,其他的事都是他家包办,他家也同意,现在房子这样的大事,我们家都做出大的让步了,困难都给他们解决了,现在又因为财礼的钱,两家说不通,现在财礼钱还没给我呢,我婆婆的主意,让我对象新办一张银行卡,写他的名字,把我们俩收的礼钱都存到新办的银行卡里,那个钱是给女方的财礼钱,我再拿给你让你存着算怎么回事?那你还给 嘛,你直接自己存起来不就行了么?我父母到没说什么,家里的亲戚和周围的朋友都替我抱不平,说房子钱给他们家省了,不用买房子了,财礼给那么少,还要回礼,回完礼,买完西服还倒贴,现在财礼钱还没给我,就想好了把钱给我对象,让他存起来,留着以后用,明明是给女方的财礼钱,我为什么还要再给你?本来结婚是件开心的事,可我一直都高兴不起来,心里一直堵的慌,大家快帮我出一下主意吧,到底怎么办,谢谢了!!

在宋代养一只小猫需要干嘛到了宋朝,想要养一只猫,那么你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这几样东西:盐、糖、茶叶、芝麻、大枣,可以选一样,也可以都选上。因为“聘礼”越丰厚,越能说明你对猫咪的喜爱之情。毕竟你下定的这些“聘礼”,都是迎接猫咪回家的礼物啊!

聘礼是给猫咪之前的主人的。在宋朝买猫,没有买卖之说,而是“聘猫”。“聘”这个词,也许浓缩了宋朝人对猫咪的感情吧!

就像古代行婚娶嫁仪,总有聘礼打头,这个聘字,说明了对未来家中一方人的爱护和看重。猫咪也是要成为家里的一份子的,猫咪是一员,而不是一个捕鼠的工具,或者说为了讨人欢心的小宠物。

你看宋朝对猫咪的态度多么友好和公平啊!

如果你要买的猫咪是野猫所生,没有主人,那么刚刚说的那些硬通货都没什么用,因为糖盐这些东西是给人用的。野猫只有猫妈妈没有主人,你就可以给野猫猫妈妈一串小鱼干。

宋朝人对猫妈妈也是很重视的呢。你不能直接从猫妈妈那里拿了小猫就跑,而是必须给到猫妈妈一些礼物作为“聘礼”,才能够提走小猫咪!

在宋代,养一只小猫需要很多细心的照顾。首先,需要给它提供适合它成长的食物。 它们的食物可以是鱼、鸟、小鼠等小动物,因此需要在家里或周围环境中提供足够的猎物。

其次,猫需要保持身体的卫生。在宋代,很少有现代化的宠物用品,所以主人需要给猫洗澡、剪指甲、梳毛等等的日常护理。

此外,主人需要为小猫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猫是敏锐的动物,并且非常好奇,它们会毫不犹豫地接近危险的地方。如果猫没有被看护好,它可能会受到伤害。

在宋代,人们通常把猫视为经济财产或者用于捕鼠等实用目的。因此,养猫的主人往往需要付出一些经济代价。例如,如果小猫生病了,主人需要花费一些费用看兽医,或者自己寻求解决方案。

总之,养猫需要主人们提供到足够的食物、提供卫生、提供安全的环境,还需要花费一定的经济代价。但是,当主人得到猫的忠诚和爱时,这些付出就变得值得了。

      大家都知道谈婚嫁一定少不了谈彩礼和嫁妆。有的热认为丰厚的彩礼和嫁妆都能够表现对方家庭很抚育,和这样的家庭结为姻亲好处多多。所以有的人谈结婚就要谈很高的此阿里和嫁妆。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认为彩礼和嫁妆知识一个过场,而且自己已经有能力养家糊口了,怎么还能让父母在为自己的婚姻担心。

      一、结婚女方需要陪嫁什么

      1、被子:一般四床被子,被面颜色要不相同,如红绿紫橘红等。(这个被子会被送到男方家的新房里,一般说哪家的被子压在上面就表示以后哪方强势一点;话虽如此,但就算抢着要放上面,大家还是要和谐共处的啦)

      2、红皮箱:红箱子里装的是压箱钱和嫁衣、喜糖还有喜果。(在出嫁的那天,箱子让兄弟提着,到婆家后交给婆婆,婆婆是要给兄弟红包的)。

      3、见面红包:一般多准备几个(给男方家亲戚小孩及小姑子)

      4、洗漱用品:红桶一个(桶里还要放米),脸盆两个(最好是搪瓷的那种,脸盆内1个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2双筷子、硬币1元;另1个放宽心面、2双新筷子),牙膏牙刷、刷牙杯、香皂、洗发水、护肤品各双数,另外还有一对小酒杯、两个喜碗。结婚的时候把洗漱用品和酒杯筷子都放脸盆里,然后用红布包着带走。

      5、子孙桶: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是陪嫁时必不可少的。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是民间嫁妆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

      6、布鞋:女方妈妈要给新郎新娘各做两双鞋。

      7、红门帘子:寓意连子的意思。

      8、红头蒙:由新娘子家里买。

      9、红鞋:新娘子买红鞋子时,尽量不要选择将脚趾头、脚跟露在外面的那种鞋子。

      10、红腰带:女方的妈妈要买5尺红布,然后裁成两半,由新娘新郎各拿一条。红腰带里可以放些新钱,有腰缠万贯之寓意。这两条腰带要在接亲当天早上(接亲前)进行交换,新郎的红腰带要在出门接亲之前缠好,新娘的红腰带则由新郎来接亲时给缠好。

      二、女方送嫁妆有哪些禁忌

      1、嫁妆其实就是娘家陪送女儿出嫁的物品,包括金首饰、结婚用品等很多东西。那么嫁妆什么时候给呢在现代的婚礼中,嫁妆根据当地的习俗以及长辈们的要求准备好了以后,女方一般要在婚礼仪式的前一天或结婚当天早上将嫁妆送到男方家里。

      2、在送嫁妆的时候,最好是不要新娘那边的直系亲属跟随,在婚礼的前一天,双方家属不要见面。

      3、送嫁妆时,女方要派一个与自己最亲近的人押嫁妆,一般是新娘的弟弟或是家族年龄小的男孩,手里要拿陪嫁箱子的钥匙,一同前往男方家所以叫押嫁妆。

      4、要记住所有陪嫁的物品和送嫁妆用的车辆都要用红色绸布装饰,以示吉庆。

      5、送嫁妆安排的人员、车辆必须为双数,更吉利。

      6、女方家人将嫁妆送到男方家后,男方要给送嫁妆的人员发喜烟、喜糖和喜钱,其中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要更多一些。

      7、送给新人的嫁妆一定要是吉利的东西,很多不吉利的东西都不能送,千万不能送床、锅、钟,这是非常忌讳的。

      8、陪嫁给新郎新娘的日常用品,如被褥、脸盆、镜子、枕巾、热水壶等,这些东西都必须是双数,代表新人好事成双、百年好合。

      三、彩礼10万嫁妆应该多少钱

      1、女方家庭条件好。会把彩礼都回过去,或者再加一点回过去,回10万或12万,来做为新婚夫妻的以后生活资金。也会再给女儿购置家具送去男方家。

      2、如果女方那边条件不好,这样的话,也可以不回,把所有的彩礼都留下,一部份给父母,报养育恩,其它的用来当嫁妆。如果不回礼的话,女方可以回些礼品来当回礼。

      3、就是男女双方条件都差不多,这种情况下,父母都会把钱留给小两口,那回不回都是一样的哦,只是走个过程。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新娘准备的结婚用品,如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准备的嫁妆也会不同。在古代嫁妆是女人的私人物品,又称为“陪嫁”,婆家是无权动用和干涉的。

      彩礼,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

      大家都知道谈婚嫁一定少不了谈彩礼和嫁妆。有的热认为丰厚的彩礼和嫁妆都能够表现对方家庭很抚育,和这样的家庭结为姻亲好处多多。所以有的人谈结婚就要谈很高的此阿里和嫁妆。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认为彩礼和嫁妆知识一个过场,而且自己已经有能力养家糊口了,怎么还能让父母在为自己的婚姻担心。

      一、结婚女方需要陪嫁什么

      1、被子:一般四床被子,被面颜色要不相同,如红绿紫橘红等。(这个被子会被送到男方家的新房里,一般说哪家的被子压在上面就表示以后哪方强势一点;话虽如此,但就算抢着要放上面,大家还是要和谐共处的啦)

      2、红皮箱:红箱子里装的是压箱钱和嫁衣、喜糖还有喜果。(在出嫁的那天,箱子让兄弟提着,到婆家后交给婆婆,婆婆是要给兄弟红包的)。

      3、见面红包:一般多准备几个(给男方家亲戚小孩及小姑子)

      4、洗漱用品:红桶一个(桶里还要放米),脸盆两个(最好是搪瓷的那种,脸盆内1个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2双筷子、硬币1元;另1个放宽心面、2双新筷子),牙膏牙刷、刷牙杯、香皂、洗发水、护肤品各双数,另外还有一对小酒杯、两个喜碗。结婚的时候把洗漱用品和酒杯筷子都放脸盆里,然后用红布包着带走。

      5、子孙桶: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是陪嫁时必不可少的。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是民间嫁妆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

      6、布鞋:女方妈妈要给新郎新娘各做两双鞋。

      7、红门帘子:寓意连子的意思。

      8、红头蒙:由新娘子家里买。

      9、红鞋:新娘子买红鞋子时,尽量不要选择将脚趾头、脚跟露在外面的那种鞋子。

      10、红腰带:女方的妈妈要买5尺红布,然后裁成两半,由新娘新郎各拿一条。红腰带里可以放些新钱,有腰缠万贯之寓意。这两条腰带要在接亲当天早上(接亲前)进行交换,新郎的红腰带要在出门接亲之前缠好,新娘的红腰带则由新郎来接亲时给缠好。

      二、女方送嫁妆有哪些禁忌

      1、嫁妆其实就是娘家陪送女儿出嫁的物品,包括金首饰、结婚用品等很多东西。那么嫁妆什么时候给呢在现代的婚礼中,嫁妆根据当地的习俗以及长辈们的要求准备好了以后,女方一般要在婚礼仪式的前一天或结婚当天早上将嫁妆送到男方家里。

      2、在送嫁妆的时候,最好是不要新娘那边的直系亲属跟随,在婚礼的前一天,双方家属不要见面。

      3、送嫁妆时,女方要派一个与自己最亲近的人押嫁妆,一般是新娘的弟弟或是家族年龄小的男孩,手里要拿陪嫁箱子的钥匙,一同前往男方家所以叫押嫁妆。

      4、要记住所有陪嫁的物品和送嫁妆用的车辆都要用红色绸布装饰,以示吉庆。

      5、送嫁妆安排的人员、车辆必须为双数,更吉利。

      6、女方家人将嫁妆送到男方家后,男方要给送嫁妆的人员发喜烟、喜糖和喜钱,其中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要更多一些。

      7、送给新人的嫁妆一定要是吉利的东西,很多不吉利的东西都不能送,千万不能送床、锅、钟,这是非常忌讳的。

      8、陪嫁给新郎新娘的日常用品,如被褥、脸盆、镜子、枕巾、热水壶等,这些东西都必须是双数,代表新人好事成双、百年好合。

      三、彩礼10万嫁妆应该多少钱

      1、女方家庭条件好。会把彩礼都回过去,或者再加一点回过去,回10万或12万,来做为新婚夫妻的以后生活资金。也会再给女儿购置家具送去男方家。

      2、如果女方那边条件不好,这样的话,也可以不回,把所有的彩礼都留下,一部份给父母,报养育恩,其它的用来当嫁妆。如果不回礼的话,女方可以回些礼品来当回礼。

      3、就是男女双方条件都差不多,这种情况下,父母都会把钱留给小两口,那回不回都是一样的哦,只是走个过程。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新娘准备的结婚用品,如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准备的嫁妆也会不同。在古代嫁妆是女人的私人物品,又称为“陪嫁”,婆家是无权动用和干涉的。

      彩礼,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

以下为各地婚俗,随时代不同,稍有不同,具体如下:

上海:定亲———排定“八字”,准备彩礼

  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颠轿

  纳彩———金芽玉尘,早生贵子

  迎妆———送“子孙桶”,忌讳送钟

  拜堂———吉时成亲;吃暖房———宾客敬酒

  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门———三天后回娘家

  北京:新郎虚箭射新娘 同房先要吃饺子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

  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 " 过礼 " ,但这只是 " 小定礼 " ,婚期前一个月,得送 " 大定礼 " ,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

  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 " 催妆 " 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其中 " 肉 " 是要女家割离骨肉,让女儿出嫁,年糕则是女儿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 " 催妆 " 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

  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 " 坐帐 " ,并一起吃 " 子孙饽饽 " (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

  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贵州侗族: 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天津婚俗

  天津的婚俗在外地人看来是颇觉热闹有趣的。新婚之家大门两旁的红双喜字,嫁女之家贴的单喜字,向人们宣告了新婚的喜讯。这红纸金色喜字把婚事的红火喜庆气氛,把人们的欢乐心态都浓缩其中。

  然而解放前,在红喜字贴出之前和结婚之日,却有着繁琐讲究的婚姻礼俗过程。那时天津民间的婚姻俗基本遵循着古代六礼程序。先是媒人说合,然后下聘礼定亲,最后择吉日接。也有少部分人家实行新的文明结婚方式。

  那时富裕人家办婚事,最爱铺张奢华,追求体面热闹。男家下聘礼时,有的女家还请吹鼓手吹起唢呐接,亮礼给亲友看,吃一顿喜面。下聘之后,如果男家礼聘重,女家也要准备很重的嫁妆。嫁妆多得有48台。最少的嫁妆也必有一个喜桶一对灯台。临到嫁娶之前3天,女家要在院子里吹起唢呐亮嫁妆。男家也要在院子里吹起唢呐亮轿。晚上要让童男童女围着花轿边转边唱喜歌,叫童子转轿,引来观者满巷。

  迎亲结婚之日当然是最热闹的时候。男家的花轿在旗罗伞扇仪仗和吹鼓手的陪同下,抬到女家门口打催妆。头蒙红盖头、上下里外一身红的新娘坐进花轿,怀抱一只装着枣、栗子的大瓶子,被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迎到男家。花轿后面跟着的送亲人中还有一个夹着凉席、抱着公鸡的童男和一个抱着大瓶的童女,据说抱鸡意在拍鸡使鸣以避邪,凉放到新房窗台表喜泰吉祥。两只瓶寓双双平安之意。黄昏时,花轿停男家门口,男家大门关闭,以为避邪气,新娘喊妈妈开门,实际也是改口称妈的仪式,这时门才开。一对新人拜堂行礼之后,各抱包着贴金红纸的金砖一块,并肩坐帐,交换金砖,放进斗里。然后新郎用秤杆挑开新娘的盖头,一对新人正式见面,算是明媒正娶,再就是闹洞房、分大小等细节。在亲、拜堂等仪过程中,司仪、伴娘的喜娘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全可人在每个仪式细节中念这祝福的喜歌。

  婚礼后的第四天,还有四回礼仪。新娘带新郎回娘家。旧时四回时,新娘要带回贞节红(处女红)布,当众交给亲娘摆到祖宗供桌前,这是特殊的习俗。

  解放前,天津由于受九国租界地外来的习俗的影响,已有一部分人家采用新的文明结婚方式。介绍人把男女青年及双方父母带到戏院看戏,双方借机对面相亲。然后按旧例下聘礼订婚。迎亲不用花轿用轿车。新娘不是旧式打扮,而是头戴白纱,身穿拖地白群,由童男童女拖纱,在教堂或礼堂举行结婚典礼。

  解放以后,天津婚俗就大大简化了。不查八字,不做花轿,不吹吹打打,中叩拜天地,不验贞节红。男经人介绍在公园或**院见面,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了解,男方给女方某种礼物订亲。双方商定备住房、家具、衣物,办好结婚登记手续,选个双日,贴出喜字,就迎亲结婚。近几年来,天津的婚礼习俗仍然是简化的趋势,男女双方量力而行。

  云南彝族--奇俗婚宴跳跳菜

  云南大山里的彝族,有一种被称为"跳跳菜"的婚宴 这种喜宴上菜的过程仿佛是高难度的杂技和舞蹈。为首的大师傅率众师兄弟,双手拱揖,面对宾客亮相,先拜天地"三界"神仙,次拜列祖列宗"三明"先祖,再拜吹唢呐的诸乐师,向他们深鞠一躬,希望配合默契,上菜成功。

  然后是鲜明、嘹亮的唢呐齐鸣,大师傅们次第从厨房鱼贯而出,臂搭肩顶,头顶置案,表演着哑剧,幽默而滑稽,一前一后,一张一合,互为配合步姿,一步步地进入宴席。动作要轻松、优美、流畅、连贯,落菜时先放哪碗,后放哪碗,全有固定程序。此时,大家紧张,兴奋的心弦刚一松弛,后边又接上来第二对、第三对……。 险哪!多达一二十个盛满了菜肴的碗,放在一双手臂上还兼跳着舞步,弄着怪相,别小看托盘,分量可不轻,非一个壮汉绝托不起来,稍有不慎,扣地一盘,那可要在众人面前丢脸,这真是顶尖民间大师级的表演赛。 最精彩一幕是用10根手指,每指顶一碗菜,叫"空手叠塔跳",上菜时,双手两肘要有各种动作,前伸,侧展,左拐右扭,双脚踢踏节拍,在乐曲中跳着舞上场,此时,宴乐达到高潮,两位搭档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保驾护航,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盯着看,但却没有一滴油汁溅下…… 更奇的是"口功送菜",口中衔两柄铜勺,内中各置一大碗菜,口功、臂功、腕功、指功齐用,绝不亚于杂技分毫。 宴桌上每一碗菜都是全棋中一粒"子",各有定位。一招一式,一起一落,皆自成韵。

  僳僳族有趣的婚礼

  婚礼,在不同的民族中,各有特色。云南腾冲僳僳族的婚礼分 “送亲”、“婚礼”两部分举行。

  送亲

  随着数支火药铜炮枪齐鸣,新娘由自己的姐妹兄弟、叔伯婶娘等直系亲属二十四人组成的“高亲”队伍陪伴着,在一位穿着打扮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女朋友伴随下,向男家出发。一路上,人马浩浩荡荡,铜炮枪遇水鸣几次,过桥放几枪,充满热闹的气氛。将到新郎家,迎新的第一批人马,送上水酒,大家喝上几口又继续进发。随后第二批迎亲队伍又到来,送来了晌午饮食,“高亲”队伍吃喝之后,又风尘扑扑,赶到新郎家。

  婚礼

  随着阵阵鞭炮声,热闹非凡的婚礼正式开始。新郎、新娘在主婚人——“总管”的指挥下,双双向祖宗行礼,然后共同吃两碗饭、两碗肉、两碗酒,再与亲属:“高亲”共进晚宴。宴席以吃肉(“高亲” 特别受优待,一人一斤)喝酒为主。凡是参加婚礼的客人,要喝三碗酒。酒足饭饱后,婚礼便进入高潮。除新朗新娘外,在“梆梆头”的领唱下,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幼,或者在堂屋里围绕着火塘,手拉着手,载歌载舞,跳起“梆梆舞”。

  “梆梆舞”主要由“梆梆头”领唱(梆梆头一般五、六个。少者二、三,多者十几个,由长者或本寨有声望、懂舞的人充当)。领唱者一般只唱两句,每句七个字,男女老少合唱。群舞者重复“梆梆头” 领唱的词。结尾句,群舞者可唱高八度。歌词内容大都是新郎、新娘成长的过程以及他们的优点和一些庆喜的词句。

  对客人的招待,根据主人的财力而定,有一天招待三餐酒饭的,也有招待四次的。第二天晚上继续跳“梆梆舞”。第三天亲朋吃了早饭,纷纷告辞。到此,欢乐的婚礼才告结束。

  青岛婚礼习俗

  青岛的旧风俗礼仪很多,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繁琐的风俗礼仪也已被革去,下面是笔者对目前的青岛婚俗的略记,共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新娘出门不得回头招手

  新娘出门不要哭泣,一方面会不吉利,另一方面是破坏新娘妆面,

  下车时,新郎和新娘要从车的同一侧下,不要分开下,否则不吉利

  有身孕这不宜参加婚礼

  在新娘家吃水饺时,碗内要留双数。

  青岛地区的婚姻风俗与山东省其他地区大体相同。男子结婚称“将媳妇”,女子结婚称“出门子”。结婚礼仪除特殊情况外,要经过说媒、相亲、订婚、送日子、娶亲等多道手续。

  说媒

  也叫保媒”,由媒人为男女两家介绍,缔结婚姻关系。媒人可以是亲友、熟人,也可以是专门的媒婆,他们按照门当户对、年龄般配、家境相当等基本条件,往返男女双方家中说合,一般是对男方要求条件要高一些。若双方有意,则由男方向大家提亲。向女家提亲的人越多,女家越感到荣耀,即所谓“一家女百家求”。如女方向男家提亲,则会被讥讽为“闺女嫁不出门了”。旧时,若双方满意,两家男女要互挽年庚帖子,把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各写在上面,字数还必须是双数。请算命先生“合婚”,推算双方属 相和生辰八字是“相生”还是“相克”,如不相克,才可商议结亲的事。

  相亲

  旧时,新婚夫妻在侗房揭盖头时方能见面。为了防止受媒人欺瞒,女方父母只能暗地里打听,了解男方的相貌、年龄与媒人说的是否相符,同时还要打听男方的为人和家庭境况。如今相亲己成为公开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温州婚礼习俗

  讨欢彩

  结婚求吉利,讨好兆,称红喜事,庚贴用红纸,礼品中必有红喜蛋,蛋呈圆形,谐为“状元”,并与红枣(早)、花生(生)、桂(贵) 、莲子(子);合成“早生贵子状元郎”彩话。婚后,将此蛋果连同喜糖分送亲邻。嫁妆、重盛、门窗均贴上红双喜或吉祥图案剪纸。

  请庚帜

  旧时,媒婆奔走于男女网家之间说合,并代男方往公家请庚帖(生辰八字)。男家将庚帖置于灶神香炉前,三日后卜吉合婚。七日内家中平安无事,由媒人将男庚贴送至女家,亦经卜吉,合则议聘,不会将庚帖退回。

  定亲

  旧时定亲分“小定”和“大定”。定亲前议定聘金,聘金多寡决定嫁妆丰薄。“小定”聘物多为金戒指一对,及糕饼、鱼肉等礼品;女方回送江西瓷碗一筒十只,以“碗”谐“稳”,含“百年好合”意,另有红枣、花生等、“大定”为正式定亲,主要送聘金和龙凤婚书、女方收起男婚书,另一份填写后装入原帖盒,交媒人送回男方。“

  大定”与“送日”常并合进行。即男方同时将迎娶日期告知女方。

  嫁娶

  嫁前一日,女家设宴待客。择吉辰在中堂为新娘绞去面毛,谓“开额”,母亲为女儿加笄,谓“上头”、婚娶日,男方先迎取嫁妆。而后迎亲队伍启行、女家母女、姐妹、姑嫂哭别、内容通常为:留恋父母,劝勉女儿或诉说怨苦,各地均有《哭嫁歌》流传。

  花轿至男家,由傧相念赞,按赞诗内容举行拜堂仪式。新娘由两个“利市人”用贴有红双喜的新米筛遮护,跨过火盆至中堂,与新郎同拜天地,众撒以红绿米,红花生。礼成,入洞房,吃“和同饭”,饮“交杯酒”。毕,中堂开筵、第一桌左上首,谓之“头位”,例由岳父或舅父坐。

  闹调房

  谚云“七日洞房无大小”,结婚之日闹房尤烈。亲友至,新娘敬烟奉茶。客人瓷意调弄新娘,出难题,索礼物,常发生羞辱新娘新郎、主客各不欢悦情事。建国后,闹洞房较往昔文明,若遇客人有越轨言行,陪人或长辈出面调解。近年此俗已趋淡化。

  部分地区有唱歌祝贺习俗,如“三字竖起本是川,百年夫妻好姻缘;夫妻双双成好合福禄寿禧共周全”。

  坐筵

  即婆媳交家仪式,婚后三日举行。中堂设筵,上为朝天主位,下为关封位,旁设女宾席。吹班乐作,新娘立主位,婆立关封位,女宾人座、乐曲声中,婆媳互换位置,新娘以主人身份向宾客行见面礼。

  文明结婚

  “五四”运动后,部分人结婚仪式仿效西万国家,请地万名流为证婚人,主持婚礼,双方家长称主婚人。婚礼开始,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穿白色礼服,在乐声中并肩 进场。证婚人、主婚人及新郎、新娘俱在婚书上盖章,婚者互换戒指、互相鞠躬致意,继而证婚人、主婚人与新致词。

  解放后,婚札更简朴。干部结婚只摆茶点。70年代,婚俗趋繁。订婚时男方要送金饰,女方回赠衣、鞋。双方分喜糖给亲友。结婚时,女方多数带缝纫机、自行车等“四大件”。至80年代,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攀比之风严重,聘礼高者,金饰达500克、聘金万元以上,女方回以高档西服、摩托车等;结婚时,女方还带彩电、电冰

  箱、立体双频道收录机等“新五大件”。

  闽台婚俗-茶礼

  在我国,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清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与茶有关的婚俗,最有趣的当推闽南和台湾。

  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天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

  在旧社会,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相亲,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待客,茶杯斟满后,依辈份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手中,由此拉开了“相亲”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举止,姑娘也暗将未来夫君打量一番,当男到女家“送定”(定亲)时,由待嫁女端甜茶(闽台民间叫“金枣茶”),请男方来客品尝。喝完甜茶,男方来客就用红纸包双数钱币回礼,这一礼物叫“压茶瓶”。到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请吃“鸡蛋茶”(甜茶内置一个脱壳煮糖的鸡蛋)。

  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饯、甜冬瓜条等“茶配”的茶盘,敬请来客,此礼叫“吃新娘茶”。来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杯为回礼。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合捧“金枣茶”(每一小杯加两粒蜜金枣),跪献长辈,这就是闽南、台湾民间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礼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远离故乡的亲属长辈不能前往参加婚礼,新郎家就用红纸包茶叶,连同金枣一并寄上。

  在闽南、台湾,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