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说女人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因为女人的下半辈子不是跟自己的父母过,而是跟另一个自己所爱的男人一起度过的。所以,女人所嫁之人也就成了改变女人命动的重要因素。但是真的只要找个好男人,就能够幸福一辈子了吗?其实也不一定,因为就像我一样,我确实是嫁了一个好男人,家里条件好,而且对我也很好,可是我却不幸福,但是这一切,也怨不得别人,都是我自己一手造成的。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中父母其实对我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我下面有个弟弟,所以相对来说,对弟弟要更好一些。但是我并不介意,我觉得弟弟比我小,而且以后弟弟会担负起抚养二老的责任,所以父母对他更好一点,也是情有可原。
就这样,我跟弟弟也渐渐长大了,其实弟弟跟我年龄隔得挺近,就比我小了两岁。但是我觉得我是姐姐,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更照顾他一些。小时候有好吃的,我都让给他,考大学的时候,其实我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但是看着同样成绩优异的弟弟,我便主动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因为父母别说供两个孩子读大学,就是一个都会特别吃力,所以高中毕业后,我就出了社会,一边充实自己,一边赚钱供弟弟读书。
其实这一切,都是我自愿的,父母也知道我的懂事,所以什么都不会强求我。因为他们知道,我也像他们一样,什么都更为弟弟考虑一些。就这样过了几年,我遇到了我的老公,一个很不错的男人,家庭条件好,而且自身也很优秀,更重要的是,他对我非常好。
我觉得能够遇到他真的是我的幸运,所以我在跟他谈了一年恋爱后,就跟他步入了婚姻。父母很满意他,弟弟也很为我高兴,我觉得自己真的属于人生赢家了,父母并不像其她人的父母一样,要求女婿多少彩礼或者要求女儿必须要给弟弟买房之类的。
可是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为弟弟着想习惯了,所以结婚后,我总是拿着婆家的钱去补贴娘家,我认为我就算嫁了,也依然有责任为了弟弟的学业,为了父母未来的生活而给他们经济上的支持,这是作为一个女儿,一个姐姐的义务。
刚开始的时候,老公并未说什么,觉得我也是为了孝顺父母,所以也更加拼命的赚钱,可是随着我越来越肆意的补贴娘家人,老公终于怒了,我们大吵一架之后,便离婚了,其实离婚后,我是后悔的,也知道我这样总是为娘家着想的女人,男人都会受不了。可是我却在失去了婚姻后,才懂得了这样的道理。
可是我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因为弟弟谈了女朋友,而且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我不希望我的事情,我的不幸影响到他们的感情。后来弟弟订婚了,女方要求弟弟要有房,但是弟弟才刚步入社会,刚工作没有一年,压根就不够钱买套房。所以这时候母亲便想到了我,给我打电话说:“女儿,你们家条件好,给你弟送套房吧”。其实父母很少主动找我要过什么的,如果主动找我要的话,肯定也是在心里考虑过很久的。可是现在的我,哪里有能力去给弟弟买房呀,于是只得老实的说:“妈,我们已经离婚了”。
父母听了很惊异,问我原因后,我把这两年的事都说给他们听了,他们沉默了很久,然后第二天就把我接回了家。他们说,觉得很对不起我,是他们从小更偏爱弟弟的思想害了我,让我失去了原本幸福的婚姻。其实这件事也怪不到父母头上,是我自己自私了,结婚了还总是想着娘家,不懂得把握住一个度,因此,所有的后果,也都由我来承担吧。
其实文中的女人就是典型的“扶弟魔”,结婚后,还总是顾着娘家,所以才导致原本幸福的婚姻破灭了。
其实也不能全怪女人的,因为她从小受父母更偏爱弟弟的思想影响,所以养成了什么都为弟弟着想的性格。还有个要怪的人,是她的丈夫,如果你不能接受老婆这样的做法,其实不应该直接以离婚这样的方式结束两个人的感情。可以跟老婆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礼,然后达成一些协议,这样的话,慢慢的女人的心肯定更懂得偏向自己的家庭的。所以做事不能操之过急,不然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要交。
要看房产证是不是在父母婚姻期间办出来的:
如果是,要先办理继承过户手续后,办出了继承人的房产证,才能处理。有继承权的人包括了母亲和子女们。所以可以在办理继承过户时,把母亲和其它继承人的所得房产份额都赠与过户给兄弟俩。
如果不是,是母亲单身前房产证就已经是她自己名字的,这样只要母亲与兄弟俩一起到房管局申请办理房产买卖过户即可。
两种情况都要按规定交过户税费的。
有这样的婆婆真的是上辈子造孽了啊,娘家拆迁关嫁出去的女儿什么事?娘家有钱关你小侄子什么事,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重男轻女,指不定小侄子以后还是个“赔钱货”,找不到老婆呢……送套房?送病房、牢房、租房?
重男轻女:同为子孙,为何不喜欢孙女!
虽然现在女性地位有所提升,喜欢女孩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但是很显然,这个婆婆就不是新时代的人,反而还有老派的“重男轻女”思想……作为一个婆婆,她可以为自己的孙子考虑。但是作为一个妈妈,更应该的是为自己,为女儿考虑。
婆婆可以选择为了孙子而跟媳妇要房,但是作为妈妈,却应该选择为了女儿,拒绝这样极度重男轻女的请求。都是子孙,凭什么就得多照顾孙子,凭什么孙女就得被轻视……
无中生有:娘家拆迁关你婆家人什么事。
再说了,娘家拆迁,就算分房子了,也是娘家人的事情,估计会不会分给嫁出去的女儿还是一回事。很多人在利益面前,是非常斤斤计较的,不侵犯利益的时候可能没什么,一旦涉及到利益纠葛的时候,亲兄弟也没情面可讲。
而拆迁这种事情,分分钟就能造就一个暴富的拆二代。不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了。现在拆迁了,就伸手跟娘家要钱要房,说得不好听,就是不要脸了……
哪怕是再好的家人,在这样突如其来的财富面前,能够继续好下去的估计也没多少,很多人就在这样的财富面前迷失,只为了能够有更大的利益,拿到更多的房子,更多的钱财……
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有没有机会参与拆迁款的分配,都是两说了。做婆婆的居然还想伸手染指……未免也太过贪心了……
无理取闹:娘家拆迁分房,也只跟孙女有关,跟你孙子有什么关系。
退一步万步说,哪怕娘家愿意把拆迁房款分一部分给嫁出去的女儿,给外孙女,但是,他们也绝对不会愿意把钱、房送给婆家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所谓“小侄子”。孙子是别人的孙子,孙女是自家的外孙女,如果是给外孙女,那外公外婆舅舅可能还乐意,但是给别人家的孩子,算是个什么玩意?更何况,老太太不是不喜欢自家的外孙女呢?还想要房呢?要不要脸了?
支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送房,也别来往了。
所以我觉得,遇到这样的婆婆,遇到这样的不合理要求,该拒绝就拒绝。至于撕破脸,早就婆婆敢这样开口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甚至这个口,也未必是婆婆自己愿意开的,而是在你家小侄子他爸的怂恿下开的口……别人谋夺你娘家的财产了,你还唯唯诺诺……很容易就被“吃干抹净”的呢……
2014年冬天,李勒优到了大连机场,她对着眼前的中年妇女,怯生生喊了一句“妈妈”。
对面的吴丽有些错愕,不过她本能地回应了女孩的呼喊。
吴丽嘴里回答着,手上开始脱衣服。
眼前的李勒优,大冬天,就穿一件破旧的粉色外套,裤子短到脚踝以上,脚上穿着一双塑料凉鞋。
对李勒优来说,这是她所有衣服中,最像样的一套了。
吴丽把自己身上的厚棉袄脱下来,穿在李勒优身上,然后紧紧的把她抱在怀里。
这一次,李勒优是作为《变形计》的农村娃,来到北方城市大连,和城里娃崔晋互相交换人生,到对方的家里生活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崔晋回到城市,继续他的富二代生活;而李勒优,则回到农村老家,继续过着上学、挑水、喂猪、割草的生活。
让人感动的是,节目结束了,李勒优与崔晋一家的缘分却没有结束。
1
这一场缘分,要从崔晋的叛逆说起。
2014年,17岁的叛逆少年崔晋,在又有一次跟妈妈闹别扭,把妈妈的车砸了之后,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
崔晋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父母都在做生意,小小年纪的他,每个月零花钱至少有七八千块。
手上的钱多了,身边的关爱却少了。
父母都非常忙,没有时间管他,唯一打发他的就是给他钱,让他自己去玩,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跟熟悉的朋友去玩。
小学六年级那年,父母离婚,之后崔晋就几乎是一个人生活。
虽然他跟着妈妈,但妈妈吴丽做生意非常忙,就连生日,崔晋都是自己一个人过。
父母忙起来,连儿子的生日都忘了,一个电话也没有,更别说准备礼物。
在崔晋眼里,学校像地狱,家里也像地狱,他多次离家出走,年纪小一个人不能住酒店,他就睡在肯德基麦当劳里。
父母觉得崔晋不懂事,不能理解他们的辛苦;崔晋觉得父母眼里只有钱,没有儿子。
双方关系越来越差,以至于水火不容。
恰好此时,崔晋听朋友说起《变形计》这个节目,他决定也去试一试。
拗不过儿子,崔父只得陪同崔晋去参加节目。
节目设定,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人生生活一个月,为的是让城里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让农村的孩子看到希望。
崔晋就这样来到李勒优家里。
12岁的李勒优,是云南红河县哈尼族人,她一岁的时候妈妈去世,爸爸在服刑,爷爷外出打工,奶奶在家照顾她。
李勒优家住在木头支起来的房子里,房子下面就是猪圈。李勒优要帮奶奶割猪草喂猪,要劈柴,烧饭,有时还要挑水。
瘦小的李勒优乖巧懂事,唯一的心愿是将来能上大学,孝顺爷爷奶奶。
李勒优圆圆的大大的眼睛,眼神忧郁,仿佛会说话一样惹人怜爱。
她的故事,感动了节目组。被选上成为嘉宾之后,李勒优要交换到崔晋家里。
在去往大连的飞机上,李勒优一直非常担忧, “如果我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她(崔晋妈妈)不喜欢我怎么办?”
在工作人员一再安抚下,李勒优仍不放心,忐忑的心一直没有放下。
直到见了面,那一声脆生生的“妈妈”,让李勒优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叫妈妈的感觉,是这么美妙。
这趟旅程,李勒优第一次喝到了牛奶,第一次吃了酸酸甜甜的冰淇淋,第一次坐了飞机,也第一次打了雪仗,尝试了滑雪。
更重要的是,她第一次喊了妈妈。
人生太多的第一次,让李勒优仿佛找回了属于童年的快乐。
从前,人们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如今,李勒优有了“妈妈”,“妈妈”带她买了漂亮的合身的新衣服,带她吃了从来没见过的大龙虾。
“妈妈”还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还把她搂在怀里,亲昵地唱着歌。
“妈妈身上是香香的,好好闻。”李勒优咯咯咯地笑着,跟吴丽完全没有距离感。
在大连,李勒优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她越来越阳光,越来越开朗。
一个月的交换时间很快就到,李勒优依依不舍地离开大连,回到了云南。
回到家第二天,李勒优拿起“妈妈”送的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一声“妈妈……”,续上了她与吴丽一家的缘分。
2
吴丽只有崔晋这一个儿子,她没有带过女儿,甚至不知道要怎么跟女孩相处。
第一次见面,去机场接李勒优的时候,吴丽还一直自责,自己太粗心,没有准备什么惊喜或浪漫。
“姑娘不比小子,姑娘要细腻些对待。”
可是一看到李勒优那渴望的眼神,吴丽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她的心一下就软下来了,她太心疼这个没有父母关爱的小孩了。
节目结束之后,吴丽想把李勒优收养,做自己的亲女儿。
由于她是离异单身带娃,不符合收养条件。
不过她已经习惯了李勒优叫自己妈妈,她习惯了身边有个可人的女儿。
一到节假日,吴丽就带着崔晋,去云南把李勒优接过来,一起去短途 旅游 ,一起去野炊。
在大连,李勒优所有吃穿用度,都和崔晋一模一样。
崔晋也格外宠着这个小妹妹,带她去打球、看**、带她享受年轻人的世界。
吴丽想把李勒优接到大连上学,可是大连和云南两地教育不同步,她只得趁寒暑假,把李勒优接过来,请了一对一家教老师,给她补课。
高三的寒假,李勒优再次从云南到了大连。
一见面,吴丽就忍不住吐槽女儿“你这身打扮,等会别说你认识我。”
李勒优笑哈哈问,“我这身打扮怎么了,棉袄,很好啊。”
吴丽继续“嫌弃”,说“穿这黑色衣服没精神,你就没有别的衣服吗?”
李勒优还是哈哈笑,扯着衣服袖子给吴丽看“这衣服还是好好的呀,还是你给我买的呢。”
吴丽问自己什么时候买这衣服了。
李勒优挽着吴丽的手臂说“上初三的时候买的啊。”没想到又招来妈妈一顿嫌弃:“上初三的时候买的,现在你都高三了。”
母女俩一来一往,嘻嘻哈哈,互相嫌弃,完全没有任何距离感。
有人问过李勒优,你和这个“妈妈”在一起不会尴尬吗,毕竟不是亲生的。
李勒优非常坦率地回答 “不尴尬啊,你和自己妈妈在一起会尴尬吗?”
的确,李勒优和吴丽崔晋在一起,不仅不陌生,也和其他家族没有任何区别。
吴丽逢人就说“我女儿我女儿”,在家里叫李勒优,她又是“宝贝宝贝”叫个不停。
让崔晋都有些吃醋,说妈妈有了女儿忘了儿子。
崔晋嘴上这样说,其实也和妈妈一样,非常疼爱妹妹。
李勒优脸上长青春痘,好长时间也没好。崔晋知道年轻女孩爱美,他和妈妈一起,带妹妹到医院,检查皮肤,开药调理。
一段时间后,李勒优皮肤变好了很多,痘痘没有了,她越发开朗明媚。
有了妈妈和哥哥疼爱的李勒优,再也不是无人知道的小草,她是妈妈和哥哥的宝。
然而,随着高考放榜,吴丽一家却被推到风口浪尖。
3
由于上学晚,加上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吴丽说李勒优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
为了高考,吴丽特地请了一对一辅导,给李勒优补课。
网上的传言渐渐多起来,有人说,吴丽请的一对一辅导,一个小时至少得500块,李勒优全程辅导下来,至少花了40多万。
吴丽很快在网上辟谣,说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多,前后就只花了几万块而已。
到高考成绩放榜,虽然没有公布具体分数,但崔晋发了自己跟李勒优的聊天截图。
得知妹妹超常发挥,哥哥赶紧发了88888元红包,给妹妹庆祝。
不停有人追问李勒优高考多少分,吴丽和崔晋不想暴露李勒优太多隐私。
母子俩口径一致,没有公布具体分数,只说李勒优的分数,报考大连的学校完全没有问题。
到大连上大学,以后妹妹和妈妈哥哥终于可以生活在一起,不用分隔两地。
原本一家人开开心心庆祝上大学的事,却有网友指责,李勒优有一对一辅导,成绩居然如此不理想。
如果是高分,肯定会公布分数,不公布那就是成绩不理想。
李勒优公布自己的社交账号,有人指出她的账号背景是明星朱一龙,高考结束第一时间也去看了朱一龙的**。
不少人得出结论,李勒优“追星影响成绩”。
原本李勒优得知能顺利上大连的学校,很是开心。
她憧憬着以后要好好读书,要好好孝顺爷爷奶奶,要对妈妈和哥哥好,还要把家乡坑坑洼洼的小路改善一下。
没想到李勒优这个举动,再次惹来风波。
有人说她攀上了崔晋一家,人飘了,忘本了。大学都还没有上,就夸下海口,要给家乡修路。
更有人质疑,李勒优居然20岁才上大学,不少人说自己20岁都已经大三了。
崔晋忍无可忍,将自己的回复置顶,说“我家孩子上学晚,8岁才上小学怎么了?”
吴丽也发了视频回应李勒优“飘了”的质疑。
她说,李勒优来家里后,两个孩子吃穿都一样,标准一致。 “总不能我们穿牌子货,让我女儿穿破旧的衣服吧。”
至于高考成绩,吴丽说“只要我女儿尽力了,我就为她自豪。我不要她来回报我,只希望她开开心心上大学,多给爷爷奶奶打电话。”
吴丽说话时,边上的李勒优靠在妈妈肩上,手一直不停地摩挲妈妈的手,看得出,母女二人关系非常亲近。
李勒优也澄清说 “我已经20岁了,是成年人了,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有自己的想法。”
吴丽看到李勒优如此懂事,也很欣慰,她表示,绝不干涉女儿的报考事宜,完全让她自己去选择。
“今天起我不给你做任何决定,你要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想学的专业。”
李勒优说不管自己学什么,希望学的知识能对哥哥的公司有帮助。
李勒优还说,一直是妈妈和哥哥在照顾自己,自己有能力了,也到了回馈他们的时候。
7月1日是李勒优20岁生日,吴丽和崔晋准备好了蛋糕,还有礼物。
戴着寿星帽,闭眼许愿的李勒优,眼里都是藏不住的开心。
崔晋也发文,祝贺妹妹开始自己的2字头。
兄妹俩相处,一如既往的有互怼,也有鼓励。
4
对李勒优来说,吴丽和崔晋,就像她人生的一束光。
当时,12岁的她正身处黑暗,吴丽像天使一样向她走来,伸出了手,拉住了无助的她。
吴丽不仅给李勒优带来了母爱,也带来了人生的光亮。
是吴丽给了李勒优第二次生命,是她让这个瘦弱的小女孩获得了重生。
是吴丽让李勒优有走出大山的机会,也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李勒优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吴丽。
有一首老歌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吴丽的举动,没有那么惊天动地。她的善举,像涓涓细流,流到了李勒优心里,温暖了一个小女孩的心。
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正能量”。
帮穷是一时的,帮智才是一世的受益。
希望李勒优如愿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希望她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能力,把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
6年前他们身处两个毫无关系的世界。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都不会有任何交集。因为一档节目,6年后,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竟组成了一个家庭。她在《变形计》里被称为最美农村女主人公,身世却极其凄惨。
才一岁半时,母亲就因病去世,父亲也因重罪判刑入狱,年幼的她只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小小的李勒优看见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自己却从未见过他们的样子。就缠着奶奶问,爸爸妈妈去哪里了?
奶奶不忍心让李勒优失望,就为小孙女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梦。说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回来的时候会给她带最大的棒棒糖回来。
许多个夜晚,李勒优总会梦到爸爸妈妈买了好多好大的棒棒糖。她在梦里牵着他们的手一起回家。一醒来,却发现身边什么都没有,失落感又再一次涌上心头。
因为太思念他们,李勒优总会一边想象着他们的样子,一边笨拙地拿出笔,把他们画在本子上。期待有一天,爸爸妈妈能早点回家。
直到她6岁那年,李勒优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玩。被他们嘲笑是孤儿,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年幼的李勒优哭着和他们争辩,“自己不是孤儿,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很快就会回来的。”
结果换来的又是一顿哄笑,“你妈妈早死了,你爸爸还是个劳改犯。还在坐牢呢。”那是年幼的李勒优第一次哭得如此大声,她觉得委屈又无助,自尊心随着同村孩子的嘲笑,跌碎了一地。
她哭着回家找奶奶,奶奶没办法再隐瞒,将实情告诉了她。奶奶安抚着小孙女说:“妈妈不在这世界上了,她走了,不会回来了,不过妈妈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会在天上一直守护着我们。”
李勒优牵着爸爸妈妈一起回家的梦彻底破碎了,她明白再也等不到这天了。她默默地擦干眼泪,可眼泪却怎么也忍不住。最后扑倒在奶奶的怀里,哭着喃喃道:“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我的妈妈了。”此时小小的李勒优还不知道,命运将会在不久以后,馈赠给她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她一个最好的妈妈。
转眼间李勒优就到了上学的年纪。为了给小孙女赚学费,年迈的爷爷奶奶不得不外出打工。只能留下李勒优一个人孤苦无依地守在云南小山村破旧的房子里。
贫寒的家境令她连一条裤子都买不起,她在家常常穿着一条破了大洞的裤子干活。唯一一件完好的衣服裤子是要等到去学校才会穿,不然学校的同学会嘲笑她。
在上学之余,李勒优还要去山上砍柴、割猪草、照顾家里的牲畜。小小的李勒优常常背着大大的背篓、弯腰佝偻着穿梭在大山田间。背篓里背着的是比她高出半个头的猪草或者柴火。
这些生活的苦她尚且能忍受,最害怕的是夜晚的降临。农村的夜安静得出奇,大山里是无尽的黑,白天同学还要编可怕的鬼故事故意吓她。晚上睡觉时她不敢关灯,只能把灯全部开着。然后在门上拴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绑在手腕上。这样如果半夜有人进来,她就会知道了,每晚都是伴随着担惊害怕和孤独中睡去。
节目中和李勒优交换的城市孩子崔晋,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10多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崔晋妈妈为了把崔晋带在身边,几乎是净身出户。
婚后母子俩过得很艰苦,只能挤在狭小的出租房,崔妈妈硬是不信邪,靠着创业起家仅仅两年时间就带着崔晋搬进了新买的精装大洋房,生活质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同学们都是一家人和睦团圆的家庭,崔晋不敢告诉同学自己的父母离婚了。他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虽然家庭条件富裕起来后,母亲在物质上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但是在心灵上的缺失却没办法弥补。而且随着事业的越发繁忙,陪伴崔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使得崔晋越发叛逆,最后被送去参加了变形计。
而另一边农村孩子李勒优在出发去交换的城市家庭前也很担心,自己从未走出过大山。她也害怕城市的妈妈可能会不喜欢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农村孩子李勒优在节目组的安排下跨越了南北距离,从云南飞到了大连。
在机场等候的崔妈妈既兴奋又紧张,她怀崔晋的时候就希望是个女儿,结果没想到生下来是个儿子,一直都觉得有些遗憾。听说李勒优要来,崔妈妈那几天晚上都有些兴奋得睡不着觉。她想着这个女儿平时喜欢什么,她来了之后要如何接待她,要带她去哪些地方玩。
等真正赶到机场的时候,崔妈妈看见其他接机的人都带着鲜花,才觉得自己粗心了。女孩跟男孩不一样,小女孩应该会更喜欢浪漫些,自己也应该弄点氛围出来,买些小女生爱玩的玩具、喜欢的鲜花。
此时大连的天气已入冬,温度降到零下。等小小的李勒优从机场出来的时候,崔妈妈惊呆了,李勒优脚上还穿上一双夏天穿的破旧凉鞋。随即又开始自责心疼起来,“不知道你的身高体重,所以没有提前买。应该买一套温暖的衣服的。”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小女孩,脸上却挂着质朴灿烂的笑容。崔妈妈越看越喜欢,便情不自禁地把李勒优抱了起来。
又赶紧脱下自己身上的外套,给李勒优披上。而李勒优见到城市妈妈的第一眼,就被城市妈妈的漂亮大方吸引了。何况这个城市妈妈既亲切又温暖,没忍住扑在城市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妈妈”。
没想到朝思夜想的妈妈终于出现了,她终于也有妈妈了。哪怕知道这只是一场短暂的梦,她也想留恋这来之不易的温暖。崔妈妈赶紧带着李勒优上了车,外面的风太刺骨。她害怕这个新来的女儿会着凉。
车上,崔妈妈开着车,李勒优坐在后排,她们闲聊了一番。崔妈妈因为没有提前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就问她,“你的妈妈叫你什么,是不是也叫你优优!”小勒优回答:“没有妈妈!”
崔妈妈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听到的,就惊讶地反问:“什么。”李勒优这才低头重复了一次,语气突然难过了起来,眼眶湿着泪,“我没有妈妈,妈妈去世了。”
崔妈妈又问,“那你平时跟谁在一起生活啊?”她回答:“爸爸不知道在哪里,就跟着爷爷奶奶。”李勒优的一番话深深地刺痛了城市妈妈的心,她无法想象小优这么多年是怎么生活的。想安慰她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却反倒也跟着流泪。她想着一定要在接下来这段日子好好对待这个小女孩,尽可能弥补她童年母爱的缺失。
随后崔妈妈带着小优去了大饭店,点饭店里最贵的饭菜。望着满桌子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美食,小优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崔妈妈赶紧站起来掰了一节龙虾送到小优手上,第一次被妈妈照顾,小优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有妈妈真的很好呢,有很多很多的爱,幸福多得享受不完。”
这些对城里孩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在小优这里却是如此难得又珍贵。如果不是这次参加节目,她恐怕永远也没办法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番景象的美好。
崔妈妈看着小优的笑脸,泪水又一次湿了眼眶。第二天大连下起了雪,那是小优第一次看到雪。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冲进了雪地里,在雪地里手舞足蹈地转圈圈。看见小优这么喜欢雪,崔妈妈带着小优去了滑雪场滑雪。
他们在滑雪场度过了快乐的一天,晚上妈妈又带着小优去买了很多新衣服。在回家的路上,小优在车里睡着了。她无数次在梦里呼喊着叫妈妈,这一次也终于有了回应。她不再是那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了。她贪恋着梦里的温暖,不愿意醒来。
之后,李勒优还到了城里的学校上学,同学和老师们都拿出了最大的热情迎接她。那是小优第一次见到如此宽敞明亮的教室,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广阔的操场。崭新的生活并没有让小优觉得丝毫不适应,反倒让小优觉得美好得有些不现实。学校的舞蹈团有跳舞比赛,在老师的鼓励下小优也加入了其中。期间还因为练习而把脚弄伤了。
在表演那天,小优穿上漂亮的舞蹈服,画上和同学一样漂亮精致的舞台妆。将自己的舞蹈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崔妈妈看着小优在台上认真地表演,拿着手机把小优的一举一动都录了下来。她为这个女儿感到欣慰和自豪。崔妈妈也给来自农村的女儿准备了一份惊喜。她准备带上小优去拍一套写真集。只属于他们母女俩的写真。她要把女儿最美的童年留下来,也想要留下和小优最珍贵的回忆。
写真集上每一张小优和妈妈的照片,两人的笑容都很温暖,仿佛真的如亲生母女一般。妈妈问她最喜欢哪一张照片,李勒优说“不知道,还没有看完,”忽然又对着妈妈说了一句,“真想把你带回家。”
说完还在妈妈的照片上亲了亲,晚上睡觉前还要抱着和妈妈的写真,笑着看完一遍才能沉沉地睡去。
眼看着交换的时间就要结束了,也到了李勒优和同学们分别的时刻。在最后一节作文课上,同学们写作的主题是:我的妈妈。每一位上台的同学,都在用他们的文字描述着自己妈妈的样子。有的同学的妈妈是高个子、单眼皮。有的妈妈是长头发、双眼皮
而到了李勒优,她上台念着自己写下的作文:我从来都没见过妈妈,连照片都没有,所以我只能靠想象,长长的辫子,大大的眼睛,就是我想象中的妈妈。
我的妈妈在我一岁半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我来到大连,我也有妈妈了。她对我非常好,还给我买很多好吃的,也带我去过很多地方。妈妈给我的爱,这么大的爱,全世界的爱,妈妈我爱你。
此时此刻在台下的崔妈妈早已感动得泪流满面,李勒优冲下台,跑进妈妈的怀里,哭着叫了一声妈妈。两人紧紧相拥,崔妈妈在这一刻也瞬间破防了,此时的她已经认定李勒优就是她的女儿。
在来城市之前,小优是一个连妈妈的样子都要靠想象的女孩。而此时,曾多次出现在她梦里妈妈模糊的样子,也终于有了真切的模样。这30天的幸福时光,对于小优来说就像是天堂里偷来的。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珍惜着。然而离别的时光还是在不经意间就悄悄到来。
崔妈妈将小优送到了云南老家,而在外打工的爷爷奶奶也赶了回来。在路上时小优和崔妈妈约定好,分别的时候谁也不许哭鼻子。以后崔妈妈会经常来看她,放假的时候会把她接到城里玩。
等真正离别的时候,小优和奶奶将崔妈妈送到村口,望着妈妈渐渐远去的背影。小优再也忍不住了,她撕心裂肺的一句一句叫着妈妈。道不尽的是对妈妈的眷念和不舍,眼泪终究是没忍住。听着小优的呼喊,崔妈妈的心也揪得疼。这一个月的相处,两人早已建立起深厚的母子情谊,内心早已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亲女儿。
回到城里崔妈妈就和儿子商量,要把小优领养回家。让小优成为她真正意义上的女儿。她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领养,但是因为她是单身母亲,不符合领养条件,只能做罢。
因为户籍问题,小优只能在云南上学。但是她答应了小优,每一个假期都会把小优接到大连的家中生活一段时间。有时间的时候崔妈妈也会和崔晋去云南看她。如今5年过去了,当初的小优也长大了,马上就要考大学了。
崔晋也有了女朋友,小优不仅有了爱她的妈妈和哥哥,还多了一个宠她的嫂子。在他们的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会让小优上补习班、妈妈还会教小优做人做事的道理,会每个月给她生活费、零花钱
在视频里,崔晋和小优打闹时,和小优说话的时候都是说的是“咱妈”,而不是“我妈”。这也让很多曾经为小优落泪的人,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他们的宠爱下,当初在镜头面前羞涩腼腆的小优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开朗。妈妈和哥哥都希望她能考上大连的大学,能够更好地照顾到她。
他们虽然与小优没有血缘关系,却把小优当作亲生女儿,亲生妹妹一样看待。对比其他变形计的农村主人公,李勒优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一期节目改变了她的一生,如果不曾遇到他们,她的未来应该是半路辍学,在大山里早早的和村里的人结婚生子,一代一代,重复着“满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而现在,她为理想的大学而努力,有着爱自己的家人,还有更璀璨的人生在等着她。
14 盆里有个瓢,风吹瓢摆摇,不知是瓢碰盆,还是盆碰瓢。
15 墙上一个洞,壁上一个缝,割块鸡皮补壁缝,不知是壁缝补鸡皮?还是鸡皮补壁缝?
16 房子里有箱子,箱子里有匣子,匣子里有盒子,盒子里有镯子;镯子外有盒子,盒子外有匣子,匣子外有箱子,箱子外有房子。
17 家后有座庙,天天猫来尿,不知是庙尿猫,还是猫尿庙。
18 楼上一块破瓦,楼下一匹骡马,破瓦落下来打了骡马,骡马跳起来踩了破瓦。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星照人,人瞧星,星照不清人,人瞧不清星。
19 龚先生东方走来肩了一棵松,翁先生西方走来拿了一只钟。龚先生的松撞破了翁先生的钟,翁先生扭住了龚先生的一棵松。龚先生要翁先生放了他的松,翁先生要龚先生赔了他的钟。龚先生不肯赔还翁先生的钟,翁先生不肯放还龚先生的松。
20 房胡子,黄胡子,新年到了写福字;不知道房胡子的福字写得好?还是黄胡子的福字写得好?
21 梁上两对倒吊鸟,泥里两对鸟倒吊。 可怜梁上的两对倒吊鸟,惦记泥里的两对鸟倒吊 ; 可怜泥里的两对鸟倒吊,也惦记梁上的两对倒吊鸟。
22 山前有个严圆眼,山后有个圆眼严, 两人上山来比眼, 不知是严圆眼的眼圆?还是圆眼严的眼圆?
23 蒋家羊,杨家墙, 蒋家羊撞倒了杨家墙,杨家墙压死了蒋家羊, 杨家要蒋家赔墙,蒋家要杨家赔羊。
24 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风静藤停铜铃静
25 一个驼子骑匹骡子,碰到婆子,挑担茄子, 驼子个骡子践到婆子个茄子, 婆子拖驼子下骡子,要驼子赔婆子个茄子。
26 墙上一个瓶,墙下一个盆, 瓶落下来打破了盆的底,盆翻转来打破了瓶的嘴, 瓶要盆赔瓶的嘴,盆要瓶赔盆的底。
27吃葡萄不吐葡葡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28 石狮寺有四十四只石狮子,四十四只石狮子吃四十四枝湿紫柿子。
29 和尚端汤上塔,塔滑汤 汤烫塔;和尚端塔上汤,汤滑塔 塔烫汤。
30 你会炖我的冻豆腐,就来炖我的冻豆腐,你不会炖我的冻豆腐,别胡炖八炖我的冻豆腐。
31 前山有个严圆眼,后山有个圆眼严,两人上山来比眼,不知严圆眼的眼圆?还是圆眼严的眼圆?
32 山东门,走八步,碰着两个老汉比腿粗。一个叫崔粗腿,一个叫崔腿粗,不知崔粗腿的腿比崔腿粗的腿粗?还是崔腿粗的腿比崔粗腿的腿粗?
33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 。适石室,石室狮,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 ,食时,始识是十狮 ,实十石狮 ,试释是事。
34 苏州有个苏胡子,湖州有个胡胡子. 苏州苏胡子的家里有个胡梳子, 湖州的胡胡子向苏州的苏胡子借梳子梳胡子. 前山后山圆眼严 前山有个严眼圆,后山有个圆眼严;二人上山来比眼, 也不知严眼圆的眼圆?还是圆眼严的眼圆? 颜彦元 山前住着个颜彦元,山湾住着个袁远圆.这一天... 山前的颜彦元去看山湾的袁圆,山湾的袁远圆也去看山前的颜彦元二人上会了面. 也不知是颜彦元先看袁远圆呢?还是袁远圆先看颜彦元?
35 四十四只狮子 内外有四十四只狮子, 不知是四十四死狮子?还是四十四只石狮子
36 骑个小黑驴 黑啦,黑啦,来个客,骑个小黑驴,穿着一身黑, 在这黑晚上,那里看出是个客
37 两条裤子 希奇古,两条裤;希奇怪,两只筷; 希奇古怪,裤破筷坏
38 银子进荷包 撩,撩,撩,撩起儿子检 烧,一天检一担,二天检一挑, 又有卖,又有烧,又有银子进荷包
39 麻答新人麻答郎 麻答新人麻答郎,答伯伯来送房. 麻答爷娘堂上佳,麻饼麻片麻酥糖
40 大的铜钱丢入大的铜钱笼.小的铜钱丢入小的铜钱笼
41 一个哑子,拿了一只盒子,盒子里有桃子; 一个瞎子的儿子,绊了他一只凳子, 瞎子的儿子的凳子,撞翻哑子盒子里的桃子, 哑子拉住瞎子的儿子的凳子,要他赔还盒子里的桃子, 瞎子的儿子不肯贴还哑子盒子里的桃子, 哑子打瞎子的儿子,瞎子的儿子也打哑子
42 龚先生东方走来掮了一棵松,翁先生西方走来拿了一只钟, 龚先生的松撞破了翁先生的钟,翁先生扭住龚先生的一棵松. 龚先生要翁先生放了他的松,翁先生要龚先生赔还他的钟, 龚先生不肯赔还翁先生的钟,翁先生不肯放还龚先生的松
43 爷爷是瘸子 爷爷是瘸子,夜里去摘茄子,路上有个橛子, 绊住爷爷的鞋子,跌倒爷爷这个瘸子,砸坏爷爷的茄子. 爷爷去摸茄子,一摸摸到橛子, 爷爷这个瘸子,拔了橛子去摸茄子
44 驼子骑骡子 一个驼子骑匹骡子,碰到婆子,挑担茄子, 驼子个骡子践到婆子的茄子, 婆子拖驼子下骡子,要驼子贴婆子个茄子
45 瘸子碟子 界南来了个瘸子,手里托着碟子; 碟子里盛着茄子,地下钉着个橛子; 绊倒了瘸子,摔 了碟子,撒了茄子
46 烧香要烧萧山香,萧山蜡烛萧山香,走到萧山去烧香
47 爹爹送我一块绸,姆姆送我一头牛, 哥哥送我一把白纸扇,嫂嫂送我一个小ㄚ头. 穿了绸,骑了牛,白纸扇,遮日头,后面跟了一个小ㄚ头
48 天上下雪,身上流血,雪是白的,血是红的; 血是红的不是白的,雪是白的不是红的
49 前头一只大烧香船,后头一只小烧香船,当中一只中烧香船, 大烧香船在中烧香船前面,中烧香船在小烧香船前面, 小烧香船在中烧香船后面
50 六只红花碗里,合个六只活的绿蛤吧. 掀开红花碗,六只绿蛤吧,跳到六个绿花哇
51 祖父好福气,长得好胡须;人人都说好: 福气好,胡须好;福气好,胡须好
52 东门董家栽了冬瓜,西门胥家栽了西瓜. 这人道说:东门董家的冬瓜大过西门胥家的西瓜. 那人道说:西门胥家的西瓜大过东门董家的冬瓜
53 一出南门走六步,遇见六叔和六舅,好六叔,好六舅, 借给我六斗六升好绿豆,到了秋,收了豆, 再还六叔六舅六斗六升好绿豆
54 一个跛子,牵着驴子;一个驼子,拉着车子;一个瞎子,抱着孩子 跛子的驴子,撞着驼子的车子;驼子的车子.碰倒瞎子的孩子; 瞎子要打驼子,驼子要打跛子
55 白妈有一条白狗,白伯伯有一只白头翁.有一天; 白伯伯的白头翁;带了白妈妈的一条白狗, 同到白山去白相
56 小小酒盅 一只极小极小酒盅,小小酒盅装小小酒瓶细花花雕酒, 小小酒瓶倒小小细花酒盅,小小花雕倒不满小酒盅, 算算几个小小酒盅装几瓶小小酒瓶的细花小酒盅
57 墙头上有八十八个毕卜虫格洞, 八十八个毕卜虫格洞里有八十八个毕卜虫; 剥过格八十八个毕卜虫格皮, 糊过格八十八个毕卜虫格洞
58 白布包白果,白果恨白布,白布打白果,白果打白布. 不知白布打痛了白果;还是白果打痛了白布
59 尖尖山上放紫藤,紫藤四面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响,风住藤定定铜铃
60 桥东有一家丁家,桥西也有一家丁家.有一天.. 桥东丁家说桥西丁家的冬瓜好,桥西丁家说桥东丁家的西瓜好 不知是桥东丁家的西瓜好?还是桥西丁家的冬瓜好?
61 驼子挑了一担螺蛳,胡子骑了一匹骡子, 驼子的螺蛳撞啦胡子的骡子,胡子的骡子踏啦驼子的螺蛳, 驼子要胡子赔驼子的螺蛳,胡子要驼子贴胡子的骡子
62 庙外头一只白白猫,庙里头一只黑黑猫, 黑黑猫背白白猫,白白猫背黑黑猫
63 苏州两判官 苏州有个玄妙观,观里有二个判官,一个判官姓潘,一个判官姓管. 还是潘判官先去打管判官呢?还是管判官先去打潘判官呢?
64 蒋家羊杨家墙 蒋家羊,杨家墙, 蒋家羊撞倒了杨家墙,杨家墙压死了蒋家羊, 杨家要蒋家赔墙,蒋家要杨家赔羊
65 潮州城里飞英塔 潮州城里有座飞英塔,飞过一只喜鹊擦一擦, 弗晓的是喜鹊来擦塔?还是塔来擦喜鹊?
66 四只箱子,藏着四粒 子,四粒 子,吓退四只狮子
67 吃橘子,剥橘壳,橘壳丢啦北边壁角落; 弗吃橘子,弗剥橘壳;弗必丢啦北边壁角落
68 张大嘴,李大嘴,俩人对做来比嘴; 张大嘴说李大嘴的嘴大, 李大嘴说张大嘴的嘴大
69 大婆子是一个驼子,小婆子是一个跛子, 大婆子嘲笑小婆子是一个跛子,小婆子嘲笑大婆子是驼子
70 远望一堆灰 远望一堆灰,灰上登个龟,龟上登个鬼; 鬼儿无事挑担水,湿了龟的尾, 龟要鬼赔龟的尾,鬼要龟贴鬼的水
71 炖豆腐 你会炖我的冻豆腐,就来炖我的冻豆腐 你不会炖我的冻豆腐,别胡炖八炖我的冻豆腐
72 壁上挂只鼓 壁上挂只鼓,鼓里挂只虎, 虎爬破了鼓,拿块布来补, 是布补虎;还是布补鼓
73 到姑家 正月到姑家,姑家未种瓜; 二月到姑家,姑家正种瓜; 叁月到姑家,姑家瓜发芽; 四月到姑家,姑家瓜开花; 五月到姑家,姑家瓜长瓜; 六月到姑家,姑家正吃瓜
74 玲珑塔,玲珑塔,玲珑宝塔十叁层,塔前有座庙, 庙内有老僧,老僧当方丈,徒弟有六人; 一个叫青头楞,一个叫楞头青;一个叫僧僧头,一个叫点点头; 一个是奔胡卢把,一个是把胡卢奔; 青头楞会打磬,楞头青会捧笙;僧僧点会吹管,点点僧会撞钟; 奔胡卢把会说话,把胡卢奔会念经
75 吃柿子 隔着窗户撕字纸,撕了字纸吃柿子
76 大花碗 碗架子上扣着大花碗,大花碗底下扣着个大花活虾蟆
77 石狮寺前 石狮寺前有四十四棵涩柿子树, 这四十四棵涩柿子树上,住着四十四只小喜鹊
78 端汤上塔,塔滑汤 ,汤烫塔
79 手艺学不会,才料儿用的费,正是会的费,费的不会
80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妞妞骑牛,牛慢;妞妞拧牛
81 出南门,望正门,有个面 门朝南,面 挂个蓝布棉门帘, 掀开了蓝布棉门帘,还是面 门朝南
82 小三登山 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 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 "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
83 四和十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
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
谁说四十是细席,就打谁四十,
84 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两声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三声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四声跳下水。
85 扁担和板凳 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86教练和主力 蓝教练是女教练,吕教练是男教练,蓝教练不是男教练,吕教练不是女教练。
蓝南是男篮主力,吕楠是女篮主力,吕教练在男篮训练蓝南,蓝教练在女篮训练吕楠。
87 初入江湖:化肥会挥发
小有名气: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名动一方: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天下闻名: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
一代宗师:黑灰化肥会挥发发灰黑讳为花飞;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
超凡入圣:黑灰化肥灰会挥发发灰黑讳为黑灰花会飞;灰黑化肥会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化为灰
天外飞仙:黑化黑灰化肥灰会挥发发灰黑讳为黑灰花会回飞;灰化灰黑化肥会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回化为灰
88 数九寒天冷嗖嗖,转年春打六九头,正月十五是龙灯会,有一对狮子滚绣球。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会,大闹天宫孙猴儿又把那个仙桃偷。五月端午是端阳日,白蛇许仙不到头。七月七传说是天河配,牛郎织女泪交流。八月十五云遮月,月里的嫦娥犯了忧愁。
89 要说愁,咱们净说愁,唱一会儿绕口令的十八愁。狼也愁,虎也是愁,象也愁,鹿也愁,骡子也愁马也愁,猪也愁,狗也是愁,牛也愁,羊也愁,鸭子也愁鹅也愁,蛤蟆愁,螃蟹愁,蛤蜊愁,乌龟愁,鱼愁虾愁个个都愁。虎愁不敢把高山下,狼愁野心耍滑头,象愁脸憨皮又厚,鹿愁长了一对大犄角。马愁鞴鞍就行千里,骡子愁它是一世休。羊愁从小它把胡子长,牛愁本是犯过牛轴。狗愁改不了那净吃屎,猪愁离不开它臭水沟。鸭子愁扁了它的嘴,鹅愁脑瓜门儿上长了一个‘锛儿喽'头。蛤蟆愁了一身脓疱疥,螃蟹愁的本是净横搂。蛤蜊愁闭关自守,乌龟愁的胆小尽缩头,鱼愁离开水不能够走,虾愁空枪乱扎没准头。
90 说我诌,我倒诌,闲来没事我溜溜舌头。我们那儿有六十六条胡同口,住着一位六十六岁的刘老六,他家里有六十六座好高楼,楼上有六十六篓桂花油,篓上蒙着六十六匹绿绉绸。绸上绣六十六个大绒球,楼下钉着六十六根儿檀木轴,轴上拴六十六条大青牛。牛旁边蹲着六十六个大马猴。六十六岁的刘老六,坐在门口啃骨头。南边来了一条狗,这条狗,好眼熟,它好像大大妈家大大妈妈脑袋、大大妈妈眼睛、大大妈妈耳朵、大大妈妈尾巴、大大妈妈家鳌头狮子狗。北边又来一条狗,这条狗,嘿!又眼熟,它好像二大妈妈家、二大妈妈脑袋、二大妈妈眼睛、二大妈妈耳朵、二大妈妈尾巴、二大妈妈家鳌头狮子狗。两条狗打架抢骨头,打成仇。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吓惊了六十六条大青牛,拉折了六十六根儿檀木轴,倒了六十六座好高楼,洒了六十六篓桂花油,油了六十六匹绿绉绸,脏了六十六个大绒球。南边来个气不休,手里拿着土坯头去砍着狗的头,也不知气不休的土坯头打了狗的头,也不知狗的头碰坏气不休的土坯头。北边来了个秃妞妞,手里拿着个油篓口去套狗的头。也不知秃妞妞的油篓口套了狗的头,也不知狗的头钻了秃妞妞的油篓口。狗啃油篓篓油漏,狗不啃油篓篓不漏油。
91 什么上山吱扭扭?什么下山乱点头?什么有头无有尾?什么有尾无有头?什么有腿家中坐?什么没腿游九州?赵州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什么人扛刀桥上站?什么人勒马看春秋?什么人白?什么人黑?什么人胡子一大堆?什么圆圆在天边?什么圆圆在眼前?什么圆圆长街卖?什么圆圆道两边?什么开花节节高?什么开花毛着个腰?什么开花无人见?什么开花一嘴毛?什么鸟穿青又穿白?什么鸟穿出皂靴来?什么鸟身披十样锦?什么鸟身披麻布口袋?
92 双扇门,单扇开,我破的闷儿自己猜。车子上山吱扭扭,瘸子下山乱点头,哈蟆有头无有尾,蝎子有尾无有头。板登有腿儿家中坐,小船没腿儿游九州,赵州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儿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推车轧了一道沟。周仓扛刀桥上站,关公勒马看春秋。罗成白,敬德黑,张飞胡子一大堆。月亮圆圆在天边,眼镜圆圆在眼前,烧饼圆圆长街卖,车轱辘圆圆道两边。芝麻开花节节高,棉花开花毛着腰,藤子开花无人见,玉米开花一嘴毛。喜鹊穿青又穿白,乌鸦穿出皂靴来,野鸡身披十样锦,鹗丽儿身披麻布口袋。
93 一道黑,两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九道黑十道黑。买个烟袋乌木杆儿,抓住两头一道黑。二姐描眉去打鬓,照着个镜子两道黑。粉皮墙写川字儿,横瞧竖瞧三道黑。象牙的桌子乌木的腿儿,放在炕上四道黑。买个小鸡不下蛋,圈在笼里捂到(五道)黑。挺好的骡子不吃草,拉到街上遛到(六道)黑。姐俩南洼去割麦,丢了镰刀拔到(八道)黑。月窠儿孩子得了疯病,尽点儿艾子灸到(九道)黑。卖瓜籽的没注意,刷拉撒了一大堆,条帚簸箕不凑手,一个一个拾到(十道)黑。
94 正月里,正月正,姐妹二人去逛灯,大姐名叫粉红女,二姐名叫女粉红。粉红女身穿一件粉红袄,女粉红身穿一件袄粉红。粉红女怀抱一瓶粉红酒,女粉红怀抱一瓶酒粉红。姐妹找了个无人处,推杯换盏饮刘伶。女粉红喝了粉红女的粉红酒,粉红女喝了女粉红的酒粉红,粉红女喝了一个酩酊醉,女粉红喝了一个醉酩酊。女粉红揪着粉红女就打,粉红女揪着女粉红就拧。女粉红撕了粉红女的粉红袄,粉红女就撕了女粉红的袄粉红。姐妹打罢落下手,自己买线自己缝。粉红女买了一条粉红线,女粉红买了一条线粉红。粉红女是反缝缝缝粉红袄,女粉红是缝反缝缝袄粉红。
95 出南门,面正南,有一个面铺面冲南。面铺门口挂着一个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看了看面铺面冲南,挂上蓝布棉门帘,瞧了瞧,哟,嗬!面铺还是面冲南。
96 出西门走七步,拾到鸡皮补皮裤。是鸡皮补皮裤,不是鸡皮不必补皮裤。我家有个肥净白净八斤鸡,飞到张家后院里。张家院有个肥净白净八斤狗,咬了我的肥净白净八斤鸡。我拿他的肥净白净八斤狗赔了我的肥净白净八斤鸡。
97 打南边来个瘸子,担了一挑子茄子,手里拿着个碟子,地下钉着木头橛子。没留神那橛子绊倒了瘸子,弄撒了瘸子茄子,砸了瘸子碟子,瘸子毛腰拾茄子。北边来个醉老爷子,腰里掖着烟袋别子,过来要买瘸子茄子,瘸子不卖给醉老爷子茄子,老爷子一生气抢了瘸子茄子,瘸子毛腰捡茄子拾碟子,拔橛子,追老爷子,老爷子一生气,不给瘸子茄子,拿起烟袋别子,也不知老爷子的烟袋别子打了瘸子茄子,也不知瘸子橛子打了老爷子烟袋别子。
闲暇云游四大部洲,人的心好比是长江水似流,君子人相交是淡淡如水,小人交友蜜里调油,淡淡如水长来往,蜜里调油不到头,交朋友总学桃园三结义,莫学那孙膑庞涓结下冤仇,唱的是,天也愁地也愁,山也愁这个水也是愁,君也愁臣也愁,爹也愁这个娘也是愁,老的也是愁,少的也是愁,恶也愁善也愁,穷也愁这个富也愁,鸭子也愁鹅也愁,这个牛愁马愁一十八也愁,天愁不下那甘露雨,地愁五谷不丰收,山愁本是条了谷子坎,这个水愁本是流不到头,君愁愁的刀兵动,臣愁愁的把官丢,老愁愁的本是没有人管,少愁愁的本是白了他的头,恶愁愁的本是恶贯满,善愁愁的本是修不到头,穷愁愁的本是没有钱使,富愁愁的贼人把他偷,鸭子愁的扁了他的嘴,这个鹅也愁愁来愁去脑瓜门愁出一个奔了头,马愁备鞍行千里,这个牛愁愁的冷风嗖,嗖来嗖去把牛嗖老,送到汤锅里面宰老牛,牛皮蒙鼓千钉钉,送在城里头钟鼓楼,牛肉推在长街上卖,肝肚肠子作个饶头,牛骨头就把麻将牌来做,零零碎碎把色子扣,二对着五这个三了对着四,幺了对着六这个幺不幺六不六,咒骂色子邪骨头,说我诹我就诹,听我没事我捋捋舌头。
数九寒天冷风嗖,转年春打六九头,正月十五是龙灯会,有一对狮子滚绣球,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会,大闹天宫孙猴儿又把那个仙桃偷,五月端午是端阳日,白蛇许仙不到头,七月初七传说本是一个天河配,牛郎织女泪交流,八月十五云遮月,月里的嫦娥犯忧愁,要说愁,净说愁,唱上一段绕口令儿名字就叫十八愁,狼也愁,虎是愁,象也愁,鹿也愁,骡子也愁马也愁,猪也愁,狗是愁,牛也愁,羊也愁,鸭子也愁鹅也愁,蛤蟆愁,螃蟹愁,蛤蜊愁,乌龟愁,鱼愁虾愁不一样,您听我个个说根由,虎愁不敢把这高山下,狼愁野心耍滑头,象愁脸憨皮又厚,鹿愁长了一对七叉八叉大犄角,马愁鞴鞍行千里,骡子愁它是一世休,羊愁从小它把胡子长,牛愁愁的犯牛轴(鞭子抽),狗愁改不了那净吃屎,猪愁离不开那臭水沟,鸭子愁扁了它的嘴,鹅愁脑瓜门儿上长了一个奔了头,蛤蟆愁长了一身脓疱疥,螃蟹愁的净横搂,蛤蜊愁闭关自守,乌龟愁的胆小尽缩头,鱼愁离水不能游,虾愁空枪乱扎没准头。
说我诌我不诌,闲来没事我溜溜舌头,这个绕口令儿最难唱,咱们唱的是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出了便门往东走,离城四十到通州,通州倒有个六十六条胡同口,在里边住着一位六十六岁的刘老六,六十六岁刘老头,六十六岁六老刘,老哥仨盖了那六十六座好高楼,楼上有六十六篓桂花油,篓上蒙着六十六匹鹅缎绸,绸上绣着六十六个狮子滚绣球,在楼外头栽了那六十六根儿柏木轴,轴上拴着六十六头大青牛,在牛上边着六十六个大马猴,刘老六,六老刘,刘老头,这么老哥仨倒坐在门口啃骨头,南边来了一条狗好眼熟,好像那大大妈家大大妈的眉子大大眼睛大大鼻子大大耳朵大大口大大鳌头狮子狗,北边又来一条狗好眼熟,好像那二大妈家二大大眉子二大眼睛二大鼻子二大耳朵二大口二大鳌头狮子狗,这两条狗抢骨头,顺南头跑到北头,碰倒了六十六座好高楼,碰洒了六十六篓桂花油,油了六十六匹鹅缎绸,脏了六十六个狮子滚绣球,在楼外头打倒了六十六根儿柏木轴,打惊了六十六头大青牛,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刘老六,六老刘,刘老头,这么老哥仨打死了狗,又盖起来六十六座好高楼,收起来六十六篓桂花油,洗干净六十六匹鹅缎绸,洗净了六十六个狮子滚绣球,在楼外头栽起来六十六根儿柏木轴,牵回来六十六头大青牛,逮回来六十六个大马猴,刘老六,六老刘,刘老头,这么老哥仨又看见南边来个气不休,手里拿着土坯头去打着狗的头,也不知气不休的土坯头打了狗的头,还是狗的头碰坏气不休的土坯头,打北边来了个秃妞妞,手里拿着个油篓口去套狗的头,也不知秃妞妞的油篓口套了狗的头,还是狗的头钻了秃妞妞的油篓口,狗啃油篓篓油漏,狗不啃油篓篓不漏油。
什么上山吱扭扭,什么下山乱点头,什么有头无有尾,什么有尾无有头,什么有腿家中坐,什么没腿游卞州,赵州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道沟,什么人扛刀桥上站,什么人勒马看春秋,什么人拉着什么人是哈哈笑,什么人拉着什么人是泪交流,什么人白,什么人黑,什么人胡子一大堆,什么圆圆在天边,什么圆圆在眼前,什么圆圆长街卖,什么圆圆道两边,什么开花节节高,什么开花毛着腰,什么开花无人见,什么开花一嘴毛,什么鸟穿青又穿白,什么鸟穿出皂靴来,什么鸟身披十样锦,什么鸟身披麻布口袋?双扇门,单扇开,我自己破闷儿自己猜。车子上山吱扭扭,瘸子下山乱点头,蛤蟆有头无有尾,蝎子有尾无有头,有腿儿的板登家中坐,没腿儿的粮船游卞州,赵州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周仓扛刀桥上站,关公勒马看春秋,小刘海拉着孟姜女是哈哈笑,孟姜女拉着小刘海是泪交流,罗成白,敬德黑,张飞的胡子一大堆,月亮圆圆在天边,眼镜圆圆在眼前,烧饼圆圆长街卖,车轱辘圆圆道两边,芝麻开花节节高,米树开花毛着腰,藤子开花无人见,玉米开花一嘴毛,喜鹊穿青又穿白,乌鸦穿出皂靴来,野鸡身披十样锦,鹗丽儿身披麻布口袋。
一道黑,两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九道黑十道黑,我买个烟袋乌木杆儿,抓住两头一道黑,二姑娘描眉去打鬓,照着个镜子两道黑,粉皮墙写川字儿,横瞧竖瞧三道黑,象牙的桌子乌木的腿儿,放在炕上四道黑,买个小鸡不下蛋,圈在笼里捂到黑,挺好的骡子不吃草,拉到街上遛到黑,买个小驴不驮磨,配上鞍韂骑到黑,姐俩南洼去割麦,丢了镰刀拔到黑,月窠儿的孩子得了疯病,点起个艾条灸到黑,卖瓜子的打瞌睡,呼啦啦拉撒了那么一大堆,他的笤帚簸箕不凑手,这么一个一个拾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