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道主义角度你应该去,是个好朋友也要去了,何况你们都快谈婚论嫁了。你们也接了定金。
从长远看,以后他是你丈夫,现在他家不幸,你一边站着,这样他心里会有隔阂。
再一个他的亲人朋友肯定是知道你的,人心上也会希望你去,对你以后走入他家庭有个好些的印象。
爸妈说的名分那个 是老观念了,给了定金,父母也接了,都说明了彼此的诚意。如果这个时候在乎这些,开始借钱又算什么。我母亲去世你都不来,我还指望你和我共患难么。
从你男朋友,从你自己以后的角色,你应该去,老去的人为大,对逝去的人是重尊重和安慰。
只是比不像他家人那样搞个几天几夜,出殡的时候,送一程就可以了。
母亲刚刚去世儿女有哪些禁忌
母亲刚刚去世儿女有哪些禁忌?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在民间,母亲去世后身为子女的我们是有不少禁忌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母亲刚刚去世儿女有哪些禁忌的相关内容。
母亲刚刚去世儿女有哪些禁忌1母亲去世,作为女儿戴孝应该:父亲如果健在,右侧短一寸;父亲如果之前也去世了,则右侧短二寸。
戴孝布按照男左女右:父亲去世,孝布左侧短一寸; 母亲去世,右侧短一寸。如果父母都去世了,孝布则短二寸。父亲后去世,左侧短二寸;母亲后去世,右侧短二寸。不能带齐孝,即孝布不能一齐,防止犯重丧。
戴孝期间不能穿红色衣服的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习俗是对逝者的尊敬。只要能够把对亲人的爱与悲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些细节可以不去考虑。
与逝者相关的祭日:
1、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生日。
2、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忌日。
3、头七:逝者去世后的第7天(重要)。
4、二七:逝者去世后的第14天。
5、三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0天(重要)。
6、四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8天。
7、逝者去世后的第1个月。
8、五七:逝者去世后的第35天。
9、六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2天。
10、七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9天(重要)。
11、百日祭:逝者去世后的第100天。
母亲刚刚去世儿女有哪些禁忌2亲人去世后的忌讳
一、忌讳去世时候身边无亲人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二、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讲究,在死者断气前就要穿好殓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而去。
所以旧时,老人们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儿孙们往往就要在闰月年为其准备寿衣,让老人们看着放心。
寿衣的件数、质地是很有讲究的。件数要单数,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材质上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而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还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三、入殓时候的忌讳
1、入殓的时候忌讳泪洒尸身。在入殓的时候,亲人们要暂时忍住悲伤,控制住眼泪,以免泪洒尸身。
2、入殓前后忌讳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引起死者骤然挺立或成僵尸。
3、棺材忌讳用柳木。棺木以松柏材料为佳,禁用柳木。因为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恐会绝后。
四、报丧的禁忌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
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五、葬礼日期、墓地的选择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死亡会涉及很多事项,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俗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旧时,关于墓地的选择禁忌,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因此,要请专业人士选择葬礼的日期、好风水的墓地。
六、下葬后的禁忌
逝者下葬之后,送葬的人要绕墓三周,在回家途中则忌回头观看,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随活人回家。
七、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
八、守孝期间,子女忌穿色彩鲜艳衣服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孝,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现代时间缩短,但也不宜少于一年。守孝期间,子女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浓妆艳抹,饮酒作乐。
安慰亲人去世的句子
1、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节哀吧,走的人不希望你不快乐。
2、节哀吧,走的人不希望你不快乐。
3、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4、亲人会在天上注视着你。陪伴着你。只是你看不到他了
5、去的已经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们活着的人过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们在表达了适度的悲哀之后,应该照样会好好地活着。他会在另一个世界为我们祝福的!
6、人死不能复生,我知道你伤心,难过,但是日子还是要照样过,现实生活不会因为你失去一个人,时间就停止,想哭就哭出来,我的肩膀借你靠,哭完以后请坚强,好好过日子,别让他走的不放心。
7、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无法去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只能在心里为死去的人默默祈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天堂也活过的很好!
母亲刚刚去世儿女有哪些禁忌3母亲去世后有什么禁忌
亲人去世后忌讳身边没有亲人,以前的人很注重传宗接代这个说法,如果有老人去世,身边必须有自己的亲人或者后辈在身边陪着,以便逝者去世时,还有人陪着她,不孤单。逝者在阴间的时候也不会太牵挂这边,他们才会安息。如果逝者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死去,那就是最大的福气,如果老人死在儿女的怀里,是儿女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死之前一定要提前穿好寿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死去。在旧社会,老人们到了一定的岁数儿女们就会提前准备好寿衣,是为了让老人们放心,寿衣的件数和材质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件数要在单数上千万不能是双数,会有灾祸降临。材质忌讳用缎子做,因为“缎子”和“断子”同音,多以绸子为材料做寿衣,寓意自己的后代多子多孙。
在入殓时忌讳把泪洒在尸体身上,在入殓的时候,亲人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控制住自己的眼泪避免滴落到尸身上。入殓时也忌讳猫猫狗狗靠近尸体,这样会让尸体突然站起来。棺材不能用柳木,一般的棺材都是以松柏为材料,因为松柏象征着长寿,而柳树不结籽,可能会绝后。如果自己的家里人去世,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还有白纸让别人知道家里有人去世,还要给自己的亲戚报丧。
子女在穿孝服时切忌不走亲访友,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守孝期间,子女也要避免穿一些鲜艳的衣服,也不要浓妆艳抹,饮酒作乐。如果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过于的伤心难过,在天堂里,他们如果看见你这个样子,他们也会很难过,他们不喜欢你那么消沉,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这个要看你个人观点了。我跟男朋友是异地恋、谈恋爱2年,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半年都不到。我母亲去世,我打电话,因为已经很晚了,没有直飞的飞机了,他买的火车站票站了13个小时来的,因为家里亲戚少,除了两个姑姑,两个姨妈,我爸,就没别人了。他一来了就是以女婿身份操办的,因为我们这边市里几乎没有披麻戴孝的,就是戴孝牌,还有黑条,我男友就以女婿身份戴,包括我母亲火化之前,有个祭奠亡者的衣饭钵钵,都是他在拿着,花圈挽联也写的女婿。最后宴请帮忙的人,他也说是亡者的女婿。。。。男朋友一下火车来我家,进门就跪在我母亲遗像前,跟我母亲说“对不起,妈,我来晚了,以后我会好好疼爱她,您放心走吧”然后给我妈遗像磕头……其实我妈从没见过我男友,至少我妈不同意,因为是异地恋,我是内蒙古的,他是东北的,还比我小三岁。我妈就一直说啥都不见他,加之我妈身体不好,后期瘫痪了,怕男朋友看见她会瞧不起我……最后也没见到……因为男友给我母亲遗像前烧了纸,我爸就在旁边说“老婆子,你看看你女婿,你要是同意,火就烧的旺旺的,”我妈好像真看见了似的、火一下子就旺了。看来是我妈对我男友比较认可。直到现在,我都很感激男友在我妈去世那会儿为我做的事,那会儿他老板打电话问他咋没去上班,他说“我丈母娘过世了”我很感激他。朋友,我用我家真实经历告诉你,我男友做的这些,全家人都非常感激。男友94年东北汉子。我91年内蒙古妹子。祝你幸福。
披麻戴孝是着上孝服,腰间扎上一根麻丝,这可是晚辈对去世的长辈最高的行孝礼节。在我们当地,还处于恋爱阶段,仅仅是朋友关系的是不披麻,而只戴孝帽。
丧事礼仪很讲究。凡是与逝者同辈、晚辈的乡邻及朋友,随完份子钱,管事的就会给你顶孝帽让你戴上。当然前来帮忙的人人也戴着。当地把这一礼遇叫做散“海孝”,偌大的院子,白晃晃的,煞是悲壮。
披麻穿孝衫(即孝服),也只有这三种人。一是子女、堂侄(女),干儿(女)。就这个孝衫,也是比较省分的,即没出“五服”的堂侄女,他们孝衫都是各自家庭自行购买和缝制;丧主家只为自个儿女、女婿及干儿(女)的孝衫购布缝制。亲人离世后就要披麻着孝衫。
做为女婿,“披麻戴孝”要等到丧礼的那一天,即过事之日。当地有句顺口流“穿孝衫,羊叫唤”,意即丧礼之日,女婿只有牵来了一只棉羊,才会给件孝衫。这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女婿多了,不想牵羊了,也好,随个接近羊的价钱的份子钱,口碑才会好,也会赢足自个面子。就是这牵来的羊,也不是当时就宰杀吃用,而是要由丧主家放牧,至逝者三周年时过事才会宰杀。
要穿孝衫的还有一种人,就是外甥了。外甥也是至亲,他们穿孝衫也只有在丧礼之日,随过了份子钱,管事的才会给你。也免不了众人起哄,让你多掏些份子钱。
孝衫是这么穿的,可别忘了腰间还要束根麻丝,只有这样,才算是对逝者最大的行孝!
别看这孝帽、孝衫之类的,事后怎么处理为好呢?在当地,那些戴了的孝帽,参加完丧礼出门后,都是自己按缝制时的针线拆开。有的人拿回家做了鞋帮,有的人干脆扔了。因为出殡之时,乡邻朋友再也不用戴孝帽了。
穿了孝衫的都是“真”孝子,他们的孝衫出殡时要穿,还要洗净叠放在逝者一、二、三周年祭日时穿用,此时孝衫已经是挽起的那种。三周年祭日过罢了,各自的孝衫才可以用做被褥等。
原来这戴(穿)孝有讲究,孝衫更是不一般,身为女朋友的朋友,在她母亲去世后还不是“准女婿”。若是穿了,不到三年祭日,万一连“朋友”也没做成,那孝衫怎么处理?因此,以朋友身份不披麻穿孝是合乎情理的。不过,已经订婚了,那可是要“披麻戴孝”的,至少在我们当地是这样的。
@ 为生活而提神
看似一句简单的话 ,但是里面有很多文章 ,根据每个地方的当地乡俗不同 ,得到的回答就肯定不一样 。如果在我们老家的农村 ,像你这种情况 有不同的对待 。第一 ,你说是女朋友的妈妈去世 ,那肯定你们没有结婚 。去奔丧是肯定的 ,至于披麻戴孝 那就要看你们俩的情况 ,如果你们相交已久 ,并且双方父母都知道并已同意 ,那你就应该带红孝 。这样旁人一看就知道是未婚女婿 。如果双方父母并没有明确同意你们的婚事,那你大可不必披麻戴孝 。不过你们俩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并且双方都 认定对方 ,你也同样可以披麻戴孝 但一定是红孝。这只是我们老家农村的一种习俗 。
大哥,没必要这么做的,你和女朋友关系再好,只要还没有办理结婚证,那么就是缺乏合法身份的,而像葬礼这种庄重肃穆的场合,是最讲究严肃性的,你作为一个准女婿上门披麻戴孝,名不正言不顺,是不合适的,用我们老家的话说这是“不在讲”的。
当然,你并不是不可以上门,你可以去女朋友家尽尽心,磕几个头,上点人情,但披麻戴孝就完全没必要了,搞不好还会画蛇添足,你有那个诚心,人家还未必允许呢。再者,你哪怕是不上门,女朋友家的人也挑不出你的理儿来。
说一点题外的话,我不知道你们当地的丧礼习俗,在我们老家,即便是正儿八经的女婿,也不需要披麻戴孝的,披麻戴孝那都是孝子孝女孝孙们的事儿,他们需要穿白色的丧服,还要头戴孝帽。在我们当地,如果是岳父母去世,女婿不需要穿孝衣,而且也不需要提前到岳父母家,他们只要在第二天晚上和出殡当天到达即可,在出殡时,腰上寄一根白色的布带,所以在我们当地的葬礼上,只要看到有男的腰里缠布带,那绝对是女婿身份。
我记得小时候,农村还有一个习俗,有些年龄大的老人去世,我们称为喜葬,村民们看围观葬礼的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女婿磕头,这几乎是丧礼中的最大看点。
只要女方同意你带孝,而且强调让你带,那就坚决带!这起码说明“米下锅了”马上熟了![捂脸]
如果你确定你女朋友不是别人的老婆可以披麻戴孝,如果你不确定女朋到底是谁的老婆,还是算了吧。不过作为小辈对长辈的尊重送个花圈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要是双方父母对此婚事没意见,已经进入结婚准备要去披麻戴孝,不过怎么戴孝就看风俗了。如果只是处朋友阶段不需要披麻戴孝,但是要去吊唁的。我和我媳妇谈对象时,她奶奶去世,当时准备领证了。我媳妇是长房长支长女独生女。两位亲叔辈都在事业单位是独女,按传统是子侄辈孙辈守灵,女的只能在出殡送汤时跪拜,就是男的按辈分大小跪在灵前两侧,女的不能在灵堂陪着。但是出殡要儿子扶灵,孙子举招魂幡子,都是孙女,几位爷爷辈的一合计,孙辈是女的也别太讲老规矩了,就叫我披麻戴孝在前面拿幡子了,原来我只要胳膊绑块孝布,进灵堂四叩首就行,反正心意到了就行
不用披麻戴孝,人到场就可以了 如果是奔着结婚去的也不用披麻戴孝,毕竟你没领证之前你们还是男女朋友。除非你们已经有孩子的前提,性质不一样,没人会要求你一定得披麻戴孝 有些人就会觉得你很好 但是有些人就会觉得你这样做不吉利,你自己还有爸妈,你们还是男女朋友还未被公众承认是这家的女婿,变数太多谁也不敢说你们之后就一定一定会结婚, 你只需去她家祭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我表姐的妈妈去世 她男朋友也来了但是也没披麻戴孝 毕竟还是个外人而且最后还分了
没结婚不可以的吧。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当时我和我老公还没结婚在一起一年多了,他就跟他吧说我奶奶去世了,他爸非要他来,说是礼数当时他爸差点就要来了,我爸不同意不让来,我爸的意思是我们俩没结婚,他来怎么和亲戚介绍?如果分手了怎么办亲戚都知道了,他们家人来了,你要不要招待人家?反正当时我爸说的挺多的,意思就是不准来
我认为「不应该」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
但是呢,如果你很喜欢你女朋友,很想跟她过一辈子,那么她们家人让你披麻戴孝,就说明一件事,女方家里人同意你娶她们女儿,也说明,你女朋友嫁定你了。这时候,别太计较那么多。你的态度决定你以后娶妻的顺利度。
说下我吧,我和我老婆谈恋爱以后,她爸爸带着我和她女儿,去给她爷爷上坟。我当时就知道,这个算是带去给长辈看看,其实,我当时心理是排斥的,不想磕头,但是一想,这个应该是老丈人想把女儿嫁给我了,当时就很开心的上香磕头。那次之后,老丈人再也没带我们去上过坟,完全就是带我去给长辈看看的意思。
[呲牙][呲牙][呲牙]
外婆的妈妈去世了,我们必须去送终的,因为他是我们的亲人,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特别的关注他,去世了,我们应该特别的伤心去送她最后一程,所以说外婆的妈妈去世了,我们一定要去送终的去送她最后一程
这个孩子将来可能会在她二姨和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成人,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没有母亲的陪伴,可能心理会存在一些问题。
35岁的母亲育有三个子女,却在七月与病魔的斗争下悄然离世
贵州35岁的三胎母亲在七月份的时候因病去世,留下了三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大女儿有12岁,懂得妈妈已经离开了,永远不会回来了。二女儿只有三岁半,可能对于妈妈的死也是恍恍惚惚,弄不太明白其真正含义的。而小女儿只有一岁半,她是真的不明白妈妈去世了真正意味着什么的那一个孩子。三个孩子的二姨看得很心疼,于是将这一幕拍了下来,发到网上。
视频中,只有一岁半的小女儿以为妈妈只是暂时睡着了,还会醒过来。所以,她乖乖地在火化间门外静静地等着妈妈醒来。不像其他和她同龄的孩子一样,小女儿蹲在火化间外不哭也不叫,只是耐心等待妈妈睡醒出来见她。
这一幕看得许多网友十分心疼,都想走近小女孩,给她一点关心和安慰。有的网友也联想到了自己曾经与小女孩类似的人生经历:
失去妈妈犹如天使折断翅膀!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撇下我姊妹三个,大姐不到九岁,二姐不到四岁,我只有十八个月……个中心酸不堪回首!庆幸姐弟三人抱团……
缺失母爱可能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
就像上面所提的小女儿一样,这位网友也正是在一岁半的时候,他妈妈不幸去世了。他形容幼年丧母的痛苦是“犹如天使折翼”。可见,年幼的孩子失去了母亲是多么的痛苦。他成长的过程中肯定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可以想象,在这些时刻,如果有母亲的关照,孩子就可以拥有更健全的心理。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被从小没有母亲陪伴的孩子长大后都很冷漠。其实,他们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母亲的关爱而逐渐对人失去信任。通常,这些孩子的内心其实很渴望关怀。
从这位网友的成长经历来看,这位35岁妈妈的女儿们,尤其是还很小的二女儿和小女儿也会经历一些类似的挫折体验。但是,好在姊妹间可以相互帮助。这可以减损失去母亲对她们造成的影响。在此,我希望,35岁妈妈留下的三个子女能互相搀扶,健康顺利地长大成人。
什么时候烧纸钱,好让妈妈用?
35岁母亲的大女儿虽然已经明白妈妈已经离开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却仍然惦记着妈妈的身后事。她也和小女儿一样,安静地在火化间外等候妈妈的火化过程结束。她在等待的时间里,每过半小时,就会问陪伴在一旁的二姨什么时候给妈妈烧纸钱,好让她有钱用?三个孩子的二姨每每听到孩子的发问,也是会感到倍加的心疼。
三个孩子的未来
此时的二姨眼泪情不自禁地掉下,一边哭,一边对姐姐的三个孩子们说:“以后二姨会爱你们疼你们,爷爷奶奶也会照顾好你们。”所幸,三个孩子还有二姨和爷爷奶奶在,相信他们会努力帮助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而对于三个孩子所在的家庭的情况,也会有相应的补助金,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应该没有问题。只是,孩子们没有了母亲,少了独有母亲能给的关爱,可能在成长上会出现一些困境。希望三个孩子能够积极向家人朋友以及外界求助,而他们的父亲也能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来替代母亲的那份。
如是男方,去份比一般亲戚大点的人情,但也不必与已婚女婿一样,男方家里则可出可不出。一些祭奠仪式应陪同女友参加,尽哀尽孝,如家祭客祭时女方家人客气不让长跪陪祭,则可不必跪陪,但也应恭敬跪拜后再起来。照顾安慰好女友及其家人,主动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招呼客人,买点东西。切不可只腻在女友身边说悄悄话卿卿我我,更不可同房。虽是丧事,处理得好,能得到女方及其亲友的认同,有利于两人关系的发展。
如是女方,比照上述内容。另外,不要要求男方及男方家里做人情什么的。男友对家中亲友不太熟,应主动介绍,避免尴尬。适当支使男方做点事,他会很乐意,也会让他更好融入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