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作为曾经的“神曲”,《天堂》这首歌成功让腾格尔“封神”——他成了乐坛粗犷草原派的代表人物。但只火了一阵子,腾格尔便销声匿迹。
腾格尔重出乐坛,靠魔性翻唱其他歌曲让大家重新认识,获封“乐坛灭霸”称号。
不像在台上那样洒脱,生活中的腾格尔过得并不如意。
01差点上了“天堂”1960年,腾格尔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贫困村里,家里有五个孩子。
他的父母都是村里的干部,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歌歌手。
受父母基因和家庭环境影响,腾格尔对音乐有过人的天赋和极大的兴趣。
那会正是“集中力量搞建设”的时候。
父母特别忙,无暇照顾孩子们,于是把腾格尔放到外婆家养。
缺乏父母管教的腾格尔渐渐变得调皮捣蛋,还染上了乱说话的坏毛病。
就是这个“口无遮拦”,让腾格尔差点没了命。
1974年,刚上初一的腾格尔和几个同学“比大”。因为说了不该说的人物,腾格尔遭到举报,被叫去校长办公室。
校长让腾格尔叫家长来,还说让他强制退学。
腾格尔慌了,他知道这件事给父母和整个家庭带来的后果。
于是他写下一份遗书,交给班上的学习委员,然后跑到楼顶打算跳楼自尽。
所幸同校念书的哥哥及时发现,阻止了腾格尔的疯狂行为。
很多年后腾格回忆当时母亲来学校的样子,还会忍不住流泪:
“然后,我母亲抓着我们兄弟两人的手,生气地骂学校。因为要把我赶出学校,开除我。
母亲说你们没有权利赶走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上学。在校园里像是疯了一样高声喊……几百个学生跑来围观。”
在母亲的努力下,腾格尔获得了留校机会。
但腾格尔从此遭人非议,读书机会名存实亡。他开始厌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过了一年,内蒙古艺校来招生。腾格尔仿佛看到人生曙光,立马跑去报名。天赋异禀能力过人的腾格尔很轻松就被录取。
02音乐路顺利,如同天堂路在艺校几年,腾格尔苦练三弦,靠弹三弦成了学校的乐器名人。因为能力出众,腾格尔做了老师兼任校乐队指挥。
腾格尔并不安于现状。两年后他努力考上了天津音乐学院。
进校后,腾格尔花两年学好汉语,五年内完成了作曲系的学业。
1986年,腾格尔凭借自创歌曲《蒙古人》冲进了“孔雀杯”青年歌手大赛前十名,在乐坛初露头角。同年推出处女专辑《你和太阳一同升起》,腾格尔正式走上音乐之路。
1989年,腾格尔参加全国流行歌曲优秀歌手选拔赛,夺得十佳第一名荣誉。
三年后,腾格尔赴台北举办个人演唱会,前两场座无虚席,第三场直接开在了中正纪念广场,足以见得腾格尔的影响力。
1993年,腾格尔组建苍狼乐队,担任队长加主唱,开创了独特的草原音乐风格。
同年,腾格尔再访台湾,上了费玉清主持的节目《龙兄虎弟》。
又过了四年,腾格尔埋头创作出的专辑《出走》问世。这本专辑收录了神曲《天堂》。
200年,随着《天堂》的大火,腾格尔奠定了自己的乐坛地位,进入事业巅峰。
03人生路不顺,经历像“上天堂”与顺风顺水的音乐路相比,腾格尔的人生路就显得十分坎坷。
作为纯真蒙古汉子,腾格尔嗜酒如命。他把喝酒当成生活必需品,直言:
“开心时候来两杯,不开心的时候更要来两杯”
为了喝酒,腾格尔从家偷,还从别人喜宴上蹭,甚至跑去拿血换钱买酒喝。
有次喝醉酒之后,腾格尔跑去偷别人的自行车,还拆了人家俩轱辘;
不仅发酒疯,腾格尔还在喝醉以后把价值几十万的玉马饰品大方送给朋友,事后懊悔不已。
喝酒破财还不够,腾格尔还把老婆“喝跑了”。
腾格尔的第一任妻子叫哈斯高娃,是蒙古知名演员、主持人。
一次晚会主持上,她认识了来参加演出的歌手腾格尔。腾格尔的才能吸引她,她的美丽大方打动了腾格尔。两人坠入爱河,没多久便步入婚姻殿堂。
可结婚后,腾格尔的酒性丝毫未减,甚至越来越大。
为了方便喝酒,腾格尔办了个酒友协会,还连着开了四家饭店,只喝酒不经营,饭店倒闭。
腾格尔还做过投资、销售,但都因为喝酒误事失败。
最后他变得穷困潦倒,被迫抵押房子,妻子也离他而去。腾格尔这才醒悟过来。
36岁那年,腾格尔与18岁的洪格尔珠拉相识。
珠拉深爱腾格尔,不介意他的穷苦情况。
6年后,腾格尔靠《天堂》赚了钱,两人结了婚。婚后不到一年,腾格尔有了自己的女儿——噶吉尔。
中年得女的腾格尔对这个孩子视如珍宝,全心全意爱她照顾她。
他专门给女儿写了首歌,以女儿名字命名。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小女儿噶吉尔突然患病,查出脊髓炎,落得双腿瘫痪。
腾格尔推掉工作,在家照顾陪伴女儿,给女儿做饭喂饭,并自学按摩帮助女儿恢复。腾格尔空闲还会给女儿唱歌,盼望她早点恢复。
女儿的病持续了两年,腾格尔的事业也耽搁了两年。
可噶吉尔最终没能战胜病魔,在2010年遗憾离世。
痛失爱女,腾格尔意志消沉,剪去长发,退出娱乐圈。
在小儿子和妻子的鼓励下,腾格尔用了五年时间才慢慢走了出来。
之后腾格尔复出,一改草原风格。
他变得幽默诙谐,尝试多种方式逗观众开心,他的努力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写在最后
历经年少轻狂,被生活磨平棱角的腾格尔,有点“小丑”的内核。他表现出的快乐背后是多年的痛苦遭遇。
舞台上我们看到的腾格尔是自由洒脱的“老萌叔”,殊不知他的这份快乐建立在对自身曲折经历的释怀之上。
花甲之年,他能换发新春,是极好的。
至于前四十年的恩恩怨怨,就让它们随风飘散吧。
他还是那个“草原歌王”,不过是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欣喜而已。
有些男人在喝酒后,如果感到心里不顺,会选择回家找媳妇倾诉或发泄。这种行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酒后情绪波动:酒精可能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导致一些人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激动或失控。一些男人在喝酒后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或愤怒,而回到家中向妻子发泄这些情绪。
2 家庭角色的压力:在一些家庭中,男性通常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经济支柱或决策者。当这些男性感到工作压力或其他方面的压力时,他们可能会在家里表现出更加强势或挑剔的一面,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家庭地位和权威。
3 对妻子的依赖和亲近感:在一些关系中,男性对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依赖。当他们感到不顺利或受到挫折时,他们可能会寻求妻子的支持和安慰。通过与妻子交流和发泄情绪,他们可能会感到缓解和放松。
然而,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夫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建议双方在平静时进行沟通,并尝试找到更健康的方式来表达和解决问题。
送他回家还是正确的,有六种行为人要对酒后发生的损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一种是强迫性劝酒的人,如故意灌酒,刺激性劝酒,这种人要对被劝饮酒者发生的任何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种是明知饮酒者不能喝酒或身体不适仍劝其饮酒的人,这种人要对对方因饮酒诱发的疾病以及酒后驾车肇事等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种是共同饮酒后任酒友驾车离开的人,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同饮者不仅要对共同饮酒的伙伴承担责任,还要对因事故受害的相对方承量相应的责任。
第四种是共同饮酒后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人,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因此出事的共同饮酒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种是明知驾车人饮酒而唆使其酒后驾车的人,这种人不但要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明知驾车人醉酒仍唆使其驾车的还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种是酒局的组织者要承担饮酒适度和酒后安全护送的义务,否则出事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你喝醉了,打电话给你的妻子请求她来接你回家,你可能会感觉到一种混乱、害怕和羞耻的情绪。尽管你的妻子可能会在途中对你进行抱怨和责骂,但她来接你回家表明她关心你,并且会在你生病时照顾你。所以,即使会有一些责骂和不满,你还是会感到温暖和感激。
你爱她么?爱她就该原谅她。等她醒来的时候再和她说清,现在的女人也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自己的朋友,你不能太板着她,那样还不如不让她上班,就让她在家你养着的了。既然让她上班就应该给她足够的空间。如果你爱她就把你的想法告诉她
先说一下结论,这种情况下自己开车送医是不违法的。
很多朋友看到这个问题肯定会想当然的以为这就是妥妥的酒驾,当然已经违反了法律,有可能还涉及到刑事责任。然而事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这样。
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王强(化名)给老婆庆祝生日,非常的开心。在饭桌上喝了很多酒,但是到了当天晚上的11:00,老婆突然口吐白沫不省人事,这下可把王强急坏了。于是他赶忙拨打120,但是却被告知120要一个小时之后才能够到达。而周边的亲戚朋友都不会开车。王强没有办法,只能够选择自己开车把老婆送到医院。但是就在送医的路上,却遇到了查酒驾的交警。一吹直接显示酒精含量高达180mg/100ml。
王强的老婆最终被交警帮忙送到了医院,经过救治并无大碍,几天后就出院了,但是王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公安机关部门以危险驾驶罪立案,检察机关对其提起了公诉。但是案件到达人民法院审理的时候却出现了反转,最终人民法院判处王强无罪。
本来酒驾是很明显的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在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却没有那么的绝对。王强的老婆突然不省人事,而周边的朋友又没有人会开车,此时王强虽然喝了酒,但是为了救助老婆而损害了公共安全,这种情况就属于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
在此次案例中,张三的老婆现在已经不省人事了,此时酒驾和救助一条人命相比较来说自然是救助人命的权益要更大一些,因此最终人民法院判决王强无罪。
除了紧急避险的说法之外,还可以从义务的角度来讲。张三救助自己的老婆是属于法定义务,而喝酒不开车也属于法定义务,这两种义务出现冲突的时候,当然是救助老婆的法定义务,要大于喝酒不开车的法定义务,因此从这种角度来讲,张三也是无罪的。
很多法律问题其实不需要技术,不需要理论,不需要特殊的分析,只需要从常识的角度去考虑就可以了。老婆现在有危险,但是我必须要遵守喝酒不开车的法律,因此我不送老婆去医院,这种情况显然是不成立的,是有悖常识的。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张三是给小三庆生,这种情况属于紧急避险吗?这种情况也是属于的,虽然从义务冲突的角度来讲,张三救助小三不属于法定义务,而是属于道德义务,而喝酒不开车是法定义务,法定义务大于道德义务,但是小三是一个生命,为了救助一个生命而违反了公共安全,也是属于紧急避险,因此即使张三冒着酒驾的风险,送小三就医也是属于紧急避险的,最终还是会被判处无罪。
不过这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张三拨打过120,周边的亲戚朋友全部都不会开车,只有满足这些前提才能够被定义为属于紧急避险。
对于此案您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