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太监已经不是男人,那么,也就不会存在结婚娶妻的现象了。
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太监也有娶妻的时候。而且历史上,太监娶妻并不在少数,似乎历朝历代都有过这样离谱的事情发生。
最早有记载的,恐怕要数秦汉时期的赵高了。《史记》中就曾记载,赵高不但娶了妻子,还收养了子女,“赘其婿阎乐,阎乐后弑二世”。有女儿,自然有女儿。到了东汉时期,太监娶妻现象就较为常见了,出现了“常侍、黄门亦广娶妻”的景象。桓帝时,单超等人霸占良家妇女,“多娶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
唐之后,太监娶妻已成家常便饭,因为唐朝规定,凡入品的太监就可以娶妻成家,高力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高力士在30多岁的时候,已担任了右监门卫将军,是个三品官职。有个叫吕玄晤的人,混了半辈子仍然是个七品芝麻官,为讨好高力士,就不顾女儿的感受,执意将容貌秀美、举止娴雅的女儿嫁给高力士。吕玄晤随即被擢升为少卿,后出任刺史。在唐代还有一个权宦李辅国,被皇帝恩宠赏赐了一个老婆,他的岳父元擢为此官居梁州刺史。
虽然在明朝时,铁腕治吏的朱元璋曾经禁止太监干政,还禁止太监娶妻,凡有犯者,处以剥皮之刑。但终究还是禁不住太监们私底下搞“对食”,结“菜户”,最终屡禁不止,让太监禁娶令变成了一纸空文。
太监娶妻的鼎盛时代应该是明、清两朝,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发了横财的大太监,娶个三妻四妾,简直就成了常规操作。而且这些太监的老婆个个还花容月貌,娇俏可爱,知书达理。大太监魏忠贤就曾与熹宗的乳母客氏有私,并被记录在《明史·魏忠贤传》里面。
要说太监娶妻娶出了名气的,恐怕没有人能盖过小德张了。
小德张分别服侍过慈禧和隆裕太后,身居宫内大总管之职,权势滔天,腰缠万贯,深得老佛爷信任。据说当年的小德张不但在宫中娶了唐姓妻子和两个小妾,还在宫外娶了张小仙,并为她大肆造房盖屋,俨然一副“金屋藏娇”之状。
那么,为什么太监们都乐于娶妻呢
其一,太监们还是有一定的生理需求。
虽然太监已经净身了,但与生俱来的冲动和需求是无法一刀斩尽的。尤其是部分阉割不尽者,抑或进宫后又后天发育的,通过各种手段,逃过了宫里的检查和发现。这种人尽管不是完整的男人,但潜意识里的需求尚存,因此娶妻纳妾。
当然,娶妻只是有权有势,财大气粗的大太监的专利,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底层的太监来说,这种奢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嫖娼宿妓就成了这些底层太监的选择。这种现象,在明代非常普遍,“比来宦寺,多蓄姬妾”。甚至在《万历野获编》里,还记载了因太监欠下嫖资,被妓女入宫追讨的丑闻。
其二,太监为了排遣寂寞。
众所周知,太监不男不女,而且大都面白无颜,容貌秀美,声音尖细,宛若女子。而一旦上了年纪后,由于太监们有生理缺陷,其衰老的速度会比常人更快,脸上难免沟壑纵横,皱纹密布,仿佛每一条皱纹都在向人们述说着太监的苦难。
而且,由于“净身”的原因,太监们经常尿湿裤子,即便他们垫上厚厚的毛巾,依然无法掩盖身上散发出来的恶臭。
这样的太监在世上遭人嫌弃,被人白眼,尤其是老年太监,更显得孤苦伶仃,形单影只。因此,能娶上一个老婆,即便不能和常人一样繁衍后代,但至少可以有人疼爱,摆脱孤独心理,排遣寂寞。
其三,对太监自卑的一种补偿。
正是由于太监们失去了男人的命根子,背上了这一极为尴尬的身份,让太监们倍感自卑。即使少数太监后来位高权重,家财万贯,但也无法治愈这种深入骨髓的自卑。于是,娶妻成家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即便如官拜太史令的司马迁,在48岁时才遭遇宫刑,也对宫刑有切齿之恨,认为这是一种最“下作”、最“极致”、最“无颜复上父母之丘墓”的刑罚。每当念及此事时,司马迁仍不免心有余悸,汗流浃背,何况无儿无女的太监了。
那么,太监的妻子会做些什么呢
首先是装点门面,让所有人都知道,虽身为让人不齿的太监,一样可能妻妾成群,一样可以成家立业,以显示太监的权势和成就。
其次是抚养养子。大多数太监在娶妻后,都会收养义子,交给妻子抚养,以承袭自己的衣钵,继承自己辛苦大半生得来的财产。
最后是供太监们虐待。少数太监在娶妻后会成为虐待狂,他们会在妻子身上发泄自己的情绪,或者折磨,或者鞭挞,手段残忍,花样翻新,让人发指。
虽说历朝历代都有太监娶妻的现象,但终归是众多太监中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太监还是孤独终老,孑然一身的。
东汉和唐宋有过允许结婚的,但是赐妻是不可能的。另外,妻是不能赐的,皇帝只能做个媒,赐个妾这些。妻子是明媒正娶,与男主人地位差不多。皇帝的赐婚有时人家还不一定给面子(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博陵崔家因为李唐外族血统拒绝唐太宗的公主)。
翻牌。一般都由敬事房总管负责皇帝的起居,当然皇上要的话还是随时随地的。当皇上翻到哪个妃子的牌子的话,然后有敬事房太监拿文书去皇后那儿盖凤印。皇后盖玺后,经由敬事房太监用被子把妃子卷起送到皇上的寝宫,
明朝和清朝都比较相似,为了避免行刺,在明前朝,侍寝并没有形成规范制度,清朝很大程度上以明朝为基础延续了这一制度
宦官娶妻,在现代人看来是匪夷所思,不能理解,但这在古代,却是稀松平常之事。不说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有人上赶着巴结送美人给他们,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小宦官也有与宫女对食的。
古代有名的大宦官不少,高力士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娶了妻子,娶的还是一个绝世大美人
不过要讲清楚此事,还需从高力士的生平讲起。
早年经历高力士原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他虽是宦官,出身却不低,冯家祖上累世为官,在岭南一带颇有势力。
武则天在位时,酷吏御史万国俊诬蔑岭南有流民造反,在当地为官的冯父也因此受到牵连,被罚没家产,全家沦为官奴。年仅十岁的高力士也因此被阉割,送至宫中为奴。
入宫后,他因年幼仪美聪慧机敏被武则天留在身边,让其侍奉左右,后又因小错,被罚鞭刑后赶走。奄奄一息之际,被大宦官高延福捡到,收为义子,也因此改名为高力士。
通过高延福,高力士搭上了武三思的关系,自此步步高升。
武则天被逼退位后,中宗李显即位,对宫中人员进行大换血,高力士也在其中。
他被分到了临淄王府,成了临淄王的近侍,而当时的临淄王便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平步青云几年后,韦后毒杀中宗把持朝政,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夺权成功,拥立其父李旦登基。
在平定韦后之乱的过程中,高力士以李隆基亲信的身份直接参与其中,立下大功。在李旦即位后,受封太子少保。
之后高力士又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斗争中,多有助力,李隆基登基后破格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到了开元初年,又让他兼任右卫门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
这一时期的高力士,称得上是权倾朝野,每日呈送的奏折,都要先交由他,再报送给皇帝。当时的太子李亨称其为“二兄”,诸王公主都敬称他为“阿翁”,驸马们称他为“爷”。朝中大臣们更是挣相吹捧讨好他。
娶得娇妻关于高力士的妻子吕氏《新唐书》称其“女国妹”,意思就是国家级的大美女。
高力士某日外出时,在街头见到了她,对其印象深刻,便着人去打听。吕氏的父亲吕玄晤是个才敢平庸的小官,已经年过四十,官阶还停留在七品。听闻权宦高力士看上了自己的女儿,便主动将女儿嫁给了他。
唐朝民风开放,宦官娶妻已不是新鲜事,更何况,这个宦官还是权倾朝野的高力士。当时不但无人非议,成亲当日,朝臣权贵们还都纷纷上门道贺,就连唐玄宗也专门送了份厚礼给高力士夫妇。
吕家也因为攀上了高力士,从此飞黄腾达。吕玄晤被提拔成了刺史,吕氏一族的子弟也都做了王傅。
高力士的岳母吕夫人去世后,朝中权贵争相去祭拜赠送祭祀物品,葬礼极为隆重。
权柄在手,娇妻在侧,这一时期的高力士可以说是达到人生巅峰了。只可惜,命运无常,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72岁高龄的高力士随李隆基仓皇出逃,唐王朝以此为节点由盛转衰,高力士的命运也从此急转直下。
马嵬坡事件后,唐玄宗性情大变,对忠心耿耿的高力士也不再信任,受人挑唆,将他流放至黔中道。
被贬两年后朝廷大赦,79岁的高力士在回京途中听闻玄宗去世,吐血而亡。
关于他的妻子,史书上并无过多记载,有人推测她可能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就已经去世。对她而言,这个结局或许也不错,至少不用经受颠沛流离之苦。
1太监可以帮助妃嫔获得皇帝的宠幸
在皇宫内部,太监的数量并不比宫女少,甚至还要更多,对于皇帝而言,由于男女存在思想差异,很多事情他不能跟身边的宫女和妃嫔们说,而是要与太监说。太监虽然不是什么完整的男人,但好歹拥有男人的思维,能够理解皇帝的真实想法,替皇帝排忧解难。正是因为如此,皇帝身边的太监比宫女更受重用,而负责安排妃嫔侍寝事宜的敬事房也全是由太监组成的。
要知道,后宫妃嫔众多,要想得到皇帝的宠信,必须常常在皇帝面前露脸,侍寝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妃嫔们为了能多侍寝,不惜花费大代价去买通敬事房太监,甚至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不过,妃嫔不可能亲自去做这个事情,而宫中有规定,太监宫女不能私会,因此也不能叫宫女去,妃嫔只能叫太监去替她贿赂敬事房太监。
2太监可以做很多宫女不能做的事情太监是男人,之所以能够被皇帝安心放在全是女人的后宫里,是因为每一个太监在被送去服侍主子之前都去过了势的。这样的太监,名义上看还是个男人,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出什么引诱妃嫔和宫女的事情来,因此,皇帝才能毫无顾忌的在后宫放那么多太监行走于内。
虽然说宫女也可以把皇帝和妃嫔侍候得很好,但同为女人,妃嫔不可能放心让宫女去服侍皇帝的,太监就无所谓了。不过,太监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但他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和一般男人别无二致,也要强于宫女。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太监比宫女要好使唤,他们下可以干粗活重活,上可以帮妃嫔获宠,可谓是用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