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的流程
1、双方新人早起准备,新娘吃早饭化妆,静候新郎的到来
2、新娘准备红包,给新郎家的亲戚朋友以及司机师傅等
3、新郎与婚车车队进行联系,带齐接亲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出发前去新娘家
4、新郎在到达新娘家之后需要使出浑身解数见招拆招,最终抱得美人归
5、新郎在进入新娘房间之后需要为新娘献上捧花,此时的摄影师和摄像师就可以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了
6、新郎需要在新娘所在的房间内寻找婚鞋
7、新郎在找到婚鞋之后,需要由新娘的亲戚背着新娘下楼,并安置在婚车车队的头车中
8、这时新郎需要给新娘的父母敬茶,新娘的父母需要给新郎红包
9、当婚车车队到达新房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婚车经过的路上放鞭炮,等待婚车到达目的地之后,新郎需要背着新娘前往婚房
10、当新人们都到达婚房之后,新娘需要给新郎的父母敬茶,此时新郎父母需要给新娘红包以示礼节
接亲的注意事项
1、男方接亲的人选
一般来讲,新郎在去女方家接亲时需要带上家中的亲戚、伴郎团、家中兄弟以及自己的好友。具体来说,家中的亲戚最好以伯伯舅舅等辈分较高的人为主,尽量避免找姑父或者姨夫前去接亲,这样的寓意不好。
2、接亲路线的选择
新郎在接亲时,一定要对接亲的路线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婚后生活多讨得一些喜气,具体来讲即为:
①接亲的道路应尽量宽敞,避免崎岖小路或是不好走的路。
②接亲时不可走回头路。
③在接亲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可随意硬闯红绿灯。
④在规划接亲路线时,应尽量避免经过火葬场、殡仪馆等阴气较重的地方。
女儿出嫁了,嫁人了,母亲是感触最深的,既高兴也担心放不下。这里有女儿出嫁妈妈的祝福语和简短讲话致辞,送出母亲最感人最美好的话语寄托。
一、女儿出嫁妈妈的祝福语(精选十条):1、你千万要记住,出嫁后将为人妻为人母,不要像以前那样任性,嫁到夫家就担起相夫教子,帮夫兴家立业的责任。
2、你千万注意,爱他首先要爱他的爸爸妈妈。没有他的爸爸妈妈,你从哪里能爱上他呢他怎么会出现让你去爱呢不要把公婆对自己的态度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态度来比较。
3、夫妻合心,其力断金。女人千万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有些事男人装在心里是他的策略,也是他工作的策略,并不是非要和你说出来,你才要恍然大悟。你可以用心去体会,但不可费心去理解。
4、你千万记住,管出来的老公嘴服,疼出来的老公心服。老公是用来疼的,时时处处不要总想着治老公,和其他女人在一起也不要讨论自己的老公如何不好。
5、不可以改变他,你可以影响他。男人的天性是懒,天性是不太干净,你不能总是要求他回家后做这做哪,给你稍这带那。极小的事情也让他去办,这样会分散男人在外工作的精力,增加思想上的压力。
6、他回家后,你不要忙于离开家。他回家里最希望看到的是你,最希望听到的是你的声音,希望和你沟通,并不希望听你唠叨。
7、你不要把怀疑当成自己的判断。有些事不是你想象的情况,你以想象的情况来对自己的男人下判决书,是对男人的沉重打击,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8、女人任何情况下不要做刺猬。如果女人经常做刺猬,男人不会主动与你亲近的,刺猬和小狗无法谈恋爱,就像火和草一样无法在一起。
9、不要抱怨自己的男人,更不能骂自己的男人。抱怨自己的男人让自己更加得不到满足,骂自己的男人更是不分是非远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经常骂自己的男人会得到相反的作用力。
10、爱情似流沙,男人不能抓。女人千万不要试图去抓住男人,抓住男人的人远远不如得到男人的心稳妥。人前教子、人后教夫,男人活着不光为了金钱,更重要的是为了面子。女人是世界的源头,是推动摇蓝之手,相夫教子是女人的本份,好女人,旺夫三代,怨妇人,永无宁日。切记!切记!”。
二、女儿结婚母亲讲话简短: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朋友新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的女儿和女婿结婚的大喜日子,承蒙各位在百忙之中远道而来前来为他们祝福,使得他们的婚礼绚丽多彩。我要代表我们两家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作为母亲,此时此刻,我无比激动,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我曾无数次的想象和憧憬着她身穿婚纱亭亭玉立的站在我们面前的情景。突然间她长大了,拥有了漂亮、健康和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
今天我想要对女儿和女婿说的是:你们生活在安逸幸福的年代里,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领导的关爱,感恩同事朋友的友谊。在今后漫长的人生路途中,愿你们努力工作、相互帮助、夫妻恩爱,无论是贫困,还是富有,你们都要一生、一世、一心、一意,忠贞不渝地爱护对方,愿你们用幽深的明眸去解读彼此;用轻盈的脚步去趟绿生活;用辟浪的英姿去搏击人生路上的烦恼。
最后,我再次万分感激着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婚礼的在座的各位嘉宾和朋友.在十几年、几十年的岁月中.感谢你们曾经的关注、支持和帮助.你们是我们最值得尊重和铭记的人.我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关照、爱护、帮助两个孩子.你们今晚吃好喝好是对两个孩子最好的祝愿!谢谢大家!
三、女儿出嫁母亲感人话语(16条):
1、 生命无常,要好好珍惜每一天,珍惜自己的家庭。
2、 以后有孩子了,不要打小孩,更不要在外面打。
3、 我们这辈子能花多少钱不要买什么奢侈品,过得幸福就好。
4、 打打杀杀的爱很刺激,也很浪漫。但是,不现实。普通就好。
5、 和他在一起,难免会有委屈;但别太委屈自己,你要知道,离开他,你还有爸妈还有兄弟姐妹。
6、 不要问一个男人他是不是喜欢你。如果他喜欢你,他自然会主动告诉你。已经告诉过你,就好好记在心里。
7、 好男人很多,他不会去抱别的女人。但是这种社会,很多坏女人会伸手去抱你的男人。
8、 女人一定要出去工作,不管钱赚得多或是少,工作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你一直在家,男人有机会在你面前说:“是我在养你。”
9、 你在外面工作,家里的事情再忙也要做,不然花自己的钱请个钟点工。家里的事情一定要好好做,小孩也要好好教。
10、 他为你做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可以感动,可以夸奖,千万不要嘲讽地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啊”,如果这样,以后他不会为你做任何事情。 谁都不是谁的另一半,你的想法不说出来谁会了解需要什么感受,讨厌什么事情,你告诉别人,别人才会懂。
11、 他的父母也是你的父母,就算他的父母对你不是很好,你也要对他们好。因为他们是他的父母。
12、 生气的时候不要吵架,可以不说话,不洗他衣服,但是,不要和他吵架。 和男人吵架了不要跑到外面去张扬,他向你迈进一步,你就向他走两步。 家是女人的大本营,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走。因为,回来路的很难。
13、 两个人在家不要老想着面子,两个人过日子,面子很重要那在外面怎么生活 不管一个男人多有钱,他还是希望可以看到干干净净的你在干干净净地家等他。 决定和什么人在一起了,就不要去埋怨苦日子,既然你选择了他,就不要去埋怨他。 那么有钱有什么用,人呢人在哪里
14、 不要唬小孩“妈妈不要你”,不要生气地时候把小孩推出门,如果他真的不见了,你会很痛苦。
15、 他如果很宠你,你也要同样的宠他,谁都是爸妈的孩子,谁都希望自己被宠,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
16、 如果和他在一起就要学会相信他,一心一意相信他;当有一天发现他已经不值得相信,从此就不要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值得你相信的人,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
中国传统的结婚流程(一)
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5、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6、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7、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8、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晨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9、过文定,过大礼: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後,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10、哭嫁: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後,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也有以下的说法:说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1、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通常是男掀女的红盖头(比如说任泉和李冰冰)。对於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於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後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2、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 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著,作为“避邪”的意思。 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13、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14、出门: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著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在出门的时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这是因为嫂字有著扫帚星的扫字的谐音,是故人们相信嫂嫂於出门时相送会带来不吉利。现在的新娘出门时,由伴娘撑起红伞护著新娘,取其开枝散叶的意思。大妗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後便不会啄新娘。最後上花车前,新娘子会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5、过门: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後,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然後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後拜祖先。新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後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後,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16、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抱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後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 、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 、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17、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18、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19、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20、酒筵: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其最主要的意义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21、合酒: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 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22、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婚礼流程:
1、婚前礼,即“订婚”;三个阶段
2、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 ;
3、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基本流程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改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中国传统的结婚流程(二)
古代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准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厅中央(若招赘则面向内)的高椅上,低椅翘脚;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
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给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 。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即十分繁复
一、祭拜: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当天更是千头万绪--
一、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该先祭拜祖先。
二、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最好。
三、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四、食姊妹桌: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都要说吉祥话。
五、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新娘下车后,应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六、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应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姊妹或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其见到新娘,在经过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999元红包礼成交,意喻「长长久久」。
七、盖头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应将头纱放下,将新娘挽出大厅。
八、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九、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十、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萝卜,以示「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筛,用以驱逐路上之不祥。
十一、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生肖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礼。
十二、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时,绝对不可向女方的家人说再见。
十三、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泼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十四、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可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十五、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炮城」庆贺告喜。
十六、摸橘子:礼车抵达后,由一位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十七、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褔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十八、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十九、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二十、敬茶:男方家中之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认识,此仪式即是承认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二十一、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二十二、进洞房:以竹筛覆床上,桌上置铜镜以压惊,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共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二十三、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二十四、观礼、喜宴:目前一般人均采取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时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
二十五、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餐厅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二十六、吃茶:一般宴客离去后,由男方家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二十七、闹洞房:双方新人可借故戏闹新人增添新婚喜气。
婚宴座位如何编排
主席: 男女家各设一席主席,可免顾此失彼。 新郎、新娘座位应是男左女右。 伴郎和伴娘的座位应安排在新人身旁。 长辈和比较亲近的亲人如双亲的兄弟姐妹或祖父、祖母的兄弟姐妹,都应该尽量安排在主人席或重要的位子。
副主席:安排给其它长辈及亲戚,如︰伯父、舅父、同辈或表兄弟姊妹等。
其它座位:根据男女主桌的位置,把女家和男家的宾客分为左右两排,男左女右。 把宾客分成姊妹组、兄弟组、同事、同学、普通亲友和社团朋友等类别,尽量给同一类别的宾客分配一至两席,并编定台号。 将座位表张贴在接待处,方便宾客对号入座。
请宾客在签名布留名时,可顺便记下宾客到达的情况,遇有太多宾客临时缺席,就可在入席前将已到场的宾客巧妙地集合在一起了。婚典俗信
礼、俗不可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一大特色。许许多多的礼节、仪俗都是靠俗信来支撑的。
婚礼上的"道具"很多,其中大项的是喜棚和喜房。喜棚是为了设宴招待客人所搭的临时建筑,也叫"酒棚"。这是喜事的门面,所以要搭得讲究、 漂亮,突出喜庆的气氛。比如窗框要漆成红色,窗的四角绘彩色的蝙蝠象征"福",娶亲的正中绘红双喜字;嫁女的正中绘单喜字。门框上要贴喜联,比如"易白乾 坤定矣,诗云钟鼓乐之","吹笙堪引凤,攀桂喜乘龙",横批则写"天作之合","龙凤呈祥"。
喜房:也就是洞房,是新婚夫妇的居所。通常做新房的是正面靠东的房间,民间说新妇娶到东房则"敦敦实实"。新房的门口照例要贴喜联,窗上 要贴双喜字,就屋顶角也要贴几个喜字。桌上则要放一些祝福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的红枣、花生、石榴、桂圆等等。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群体民间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 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气氛的任务,责任重大。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慎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逐个挑选。有些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选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 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 件的约束,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 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器重,
马鞍 :多放在男家门口,花轿来到的时候,新人从花轿中出来,必须双双从鞍上跨过,取"平安"之义,故而有些地方的仪式歌说:"新人跨马鞍,一世得平安!"
斗 :放在男家院中或香案上,盛五谷、红纸封口,或插入弓箭、秤杆。意思是"粮食满仓"。
镜子 :或用来装饰花轿,或由新娘来的时候揣在怀里,或放在斗中,意思是照妖驱邪。 “回门”知多少?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后,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的父母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象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得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入洞房是“黄帝”定的规矩。
安徽一男孩抢到新娘手捧花后下台送给妈妈,小男孩可能是觉得花特别的好看所以想要送给自己的妈妈。在婚礼现场新娘将仪式完成以后都会将手捧花向后抛,而接到手捧花的人就意味着接到了新娘的祝福。并且很多人都表示接到手捧花的人可能就会遇到自己的爱情,因此当时的伴娘都在台上站得整整齐齐的,想要接这个手捧花,只是没有想到新娘抛手捧花的力气有一点大。
觉得花很好看只见这束花直接穿过了伴娘落到了后面,而这个时候一个小男孩就跑了上去,将这个手捧花捡起来就跑。小男孩将花拿到了台下就送给了自己的妈妈,当时周围的人都在笑,可能也是觉得这个小男孩并不懂手捧花的意义,只是觉得这束花非常的好看,所以想要送给自己的妈妈。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所作所为是非常温馨的,但是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却呵斥了自己的孩子。
小男孩对妈妈很好小男孩的妈妈可能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笑话自己,所以就觉得小孩子做的不对,而且也觉得手捧花确实不应该让小孩子捡,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大家看到了妈妈这样的反应以后都觉得妈妈的所作所为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孩子,因为小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他只是想要将好看的花朵送给自己的妈妈而已。
在这之后大家都表示其实这个小误差也是阴差阳错的而且也给整场婚礼增添了趣味性,也希望这个小男孩爱妈妈的心不要变,并且不要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更多的网友则是觉得这个妈妈生活当中肯定非常的幸福,因为儿子对妈妈这么好,这是很多母亲都特别羡慕的,希望妈妈能够珍惜这份爱。
以下是一些新娘可以送给娘家人的祝福语:
祝愿娘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事事顺心如意。
感谢娘家人的养育之恩,希望你们永远幸福快乐。
今天虽然离开了娘家,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您们的教诲和关爱,祝福您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祝福娘家人生活越来越美好,工作顺利,财源广进,快乐安康。
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和感激之情,希望您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永远伴随着您们。
在新的人生阶段,我将带着您们的期望和祝福,努力追求幸福和成功,也期待着您们的支持和鼓励。
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一直珍惜您们的爱和关怀,希望我们永远都是最亲密的家人。
需要注意的是,新娘送给娘家人的祝福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体现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和美好祝愿。